五惜惜岁月
注释
雠(chóu):应答。 骍(xīng)鹏:指代骏马、贤才。“骍”指赤色的马或牛,也泛指赤色。 鷇(kòu):需母鸟哺食的幼鸟。 虬(qiú):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泮(pàn)藻:指文教礼乐。泮,古代学宫前的水池。 庠(xiáng)籍:指学宫的学籍。 幽桂:幽香的桂树,常喻指高洁的品质或出众的才华。 淬(cuì)砺:淬火和磨砺,比喻磨练。
翻译
五惜是说:没有德行不会得到回应,没有言语不会得到报答。虽然这要通过事物的情况来检验,但实际上也是符合天道的。 所以带着佩刀来表达诚意,穿着黑色的衣服来表明友好。一句赞美的话,其意义比许多礼物还重;一顿饭的恩情,感激之情或许如同获得新生。 何况我本就平庸低劣,身处荒蛮之地。名声无法传扬,进取常常艰难。幸好在早期听闻了教诲,才免得最终陷入愚蠢顽固之中。看到凤凰飞翔就想要依附,仰望小龙腾起就希望追随。希望能追随那高远的车驾,或许能在尘世中树立榜样。 回忆往昔,刚开始探索学问,尝试检点书籍。努力如同弱小的幼鸟想要展翅,学习如同用轻霞染丹。初次相遇,被赞为骏马,再次相见,被赞为美玉。与年少的朋友结交而忘记年龄的差距,与地位高的人交往而不谄媚。 等到探索学宫的文教礼乐,于是响应朝廷的征召。就有像郭泰那样能明辨是非的人,像曾舆那样贤能的人。他们远承神仙的谱系,近侍奉仙人的住所。郭泰是浙江海潮中的珍宝,曾舆是福建海域的美玉。一个在学宫的学籍中进行评定,一个负责考校乡学的书籍。 他们都仔细听我的文章并赞叹欣赏,常常用心对我加以帮助。讨论想要让我坐在身边,写赋特别推荐我像司马相如一样出众。 又有如同池沼般广大的巨匠,如同瀛洲般高贵的官员。胡监丞学识渊博,品德如同南方的金子般珍贵;刘祭酒精心钻研,名声如同高举的红旗般显著。他们是天下的楷模,秉持着人间的准则。在太学中开启讲学,召集众多的英才进行考试。他们都交口称赞,进而器重我。说我难道不是罗浮山的幽香桂树,庾岭的早开梅花吗? 进入孔子的殿堂,可以与子游、子夏并肩;游览梁园,可以超过邹阳、枚乘。不要在磨练中松懈,尚且要在尘世中保持高远的志向。这些话再三重复,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二十年来奔走忙碌,在漫长的道路上遭遇困顿。学业没有成就,功名也只是徒然。从前那些一同号称爱惜人才,急切地称我为知己的人。乐于为我吹嘘,俯身对我加以照料。如今都悄然离世,杳无音信。没有达成高远的期望,辜负了那急切的迎接。活着的人因辜负期望而羞愧,逝去的人怀着遗憾抱恨。 树木繁盛,橘子树是繁荣的。迁徙到北方,就变成了枳树。变化无常,毁坏了成就。德行深厚却无法报答,白白虚度了我的一生。山上有榛树,低湿的地方有白芷。我思念的是谁呢?是那西方的美好之人。 日月不停留,年华如同飞跑的马。疲惫的马也可以鞭打前行,年老的千里马仍能驰骋千里。我私下里不敢自己放弃在清正的评论中,收起遗训并永远记住。
赏析
这首诗以“五惜”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感恩早期的教诲,以及曾经遇到的那些赏识和帮助自己的人。然而,二十年来的奔波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成就,曾经的知己也已离去,这让作者感到愧疚和遗憾。但作者并未因此气馁,而是表达了要坚持不懈、奋发向前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丰富,情感真挚,用了很多比喻和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如以“凤凰”“小龙”喻指高远的目标,以“弱鷇之翻”“轻霞之染”形容自己努力学习的过程,以“郭泰”“曾舆”等历史人物来映衬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和对德行、恩情的重视,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