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戏问进之病

西京词赋擅相如,寂寞文园怨索居。 不为金茎擎露少,定缘眉黛淡秋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走笔:谓挥笔疾书。
  • 戏问:开玩笑地询问。
  • 西京词赋:西汉的辞赋,此处借指文学才华。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大辞赋家。
  • 文园:指汉孝文帝的陵园,后泛指文人的园子,也指文人。
  • 索居:孤独地散处一方。
  •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茎”读音:jīng)
  • 擎露:托举露水,此处可理解为得到滋润或支持。
  •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所以称眉为眉黛,也指美女。(“黛”读音:dài)

翻译

在西京赋词写文方面司马相如很擅长,他却寂寞地在文人园地里孤独散处,心怀埋怨。(这里是说进之如司马相如般有才却不得志)不是因为能够得到的支持少,一定是因为那如淡秋般疏淡的眉黛(这里也许是以眉黛指代某些事物,如心情或境遇)。

赏析

这首诗以司马相如的寂寞来比拟进之的处境,表达了对进之怀才不遇的同情。诗中运用了典故,如“西京词赋擅相如”,借司马相如的文学才华来映衬进之,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中的意象如“寂寞文园”“金茎擎露”“眉黛淡秋”等,营造出一种孤独、清冷的氛围,进一步突出了进之的困境。整体语言简洁,意境含蓄,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