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蒋谏庭都阃

十月既望冬气凌,北风吹海海水冰。 寒阴不散玄云蒸,山高木落转崚嶒。 四顾旷莽便缴矰,狐兔乱走鹰鹯腾。 我公此时方出猎,野火烧天光远烨。 左建大旆势飞扬,右树危旌威震慑。 乌获后劲贲育前,金鼓号令声喧阗。 戈矛机弩纷相袭,驱驰骏马如钩旋。 袒裼缚来多虎兕,猛气凭陵犹未已。 献上辕门奏厥能,酌以金罍胥燕喜。 公曰烹之享上客,玉盘络绎兼炮炙。 珊瑚细间碧琉璃,花毡隐映纤蒲席。 座中文士枚马徒,分题答赠芳华敷。 铙歌且奏军中乐,羽猎翻誇塞上图。 夜深剧饮具欢娱,将星寿极辉天衢。 丈人孙子相追趋,天狼欲怯张悬弧。 主称匏叶聊为酌,客歌南山乐未徂。 圣世即今隆阃寄,愿扫蛮烟静海隅。 他时封侯未及老,燕颔仍看捋虎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既,jì)
  • (kǔn):指统兵在外的将帅。
  • 玄云:黑云,浓云。
  • 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高峻突兀。
  • 旷莽:广阔辽远。
  • 缴矰(zhuó zēng):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 鹰鹯(yīng zhān):鹰与鹯,比喻凶悍的人。
  • (pèi):泛指旌旗。
  • (jīng):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
  • 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
  • 贲育:指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
  • 喧阗(xuān tián):形容声音大而杂。
  • 袒裼(tǎn xī):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 (sì):古代一种像牛的野兽。
  • (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
  • 络绎:连续不断,往来不绝。
  • 铙歌:古代的一种军乐。
  • 匏叶:用葫芦叶制成的酒器,泛指粗陋的酒器。(匏,páo)
  • (cú):往,去。
  • 天衢:天空广阔,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称天衢。
  • 丈人:对老人的尊称。
  • 燕颔:形容相貌威武。

翻译

十月十六冬天的气息寒冷逼人,北风吹着海面,海水都结了冰。 阴寒之气不散,浓云翻腾,山高木落,山势变得高峻突兀。 环顾四周广阔辽远,人们准备好系着丝绳的短箭,狐狸兔子乱跑,凶悍的人如鹰鹯般奔腾。 我公此时正要出去打猎,野火烧起来,火光远远照耀着。 左边树立起大旗,气势飞扬,右边树立起危旌,威风震慑四方。 力士乌获在后面,勇士贲育在前面,金鼓号令之声喧闹。 戈矛、机弩纷纷攻击,骏马驱驰如钩子回旋。 脱去上衣,绑来许多虎兕,威猛的气势还未停止。 把猎物献上辕门,展示自己的能力,用金罍斟酒,都一起欢乐宴饮。 公说把这些猎物煮了招待贵客,玉盘里连续不断地摆放着各种食物还有烧烤。 珊瑚和细间的碧琉璃,花毡隐约映照着纤细的蒲席。 座中的文士有枚乘、司马相如这样的人,分别题诗作答,才华展现。 铙歌奏起军中的乐曲,羽猎的情景比塞上的图画还值得夸赞。 夜深了,尽情饮酒,十分欢乐,将星的光芒照亮了天空。 老人和孙子相互追随,天狼星也似乎害怕,张开的弓弦(表示随时准备战斗)。 主人说用葫芦叶做的酒器姑且作为酒具,客人歌唱着《南山》,快乐没有停止。 当今圣世,重视将帅的寄托,希望能扫平蛮烟,使海隅平静。 将来封侯还未到老,相貌威武依旧能捋着虎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蒋谏庭都阃出猎的壮观场景以及宴饮欢庆的情景,展现了豪迈的气势和雄壮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冬日景象、出猎过程、猎物献上后的宴饮、座中人士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对蒋谏庭都阃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诗的开头描绘了寒冷的冬天和高峻的山势,为后面的出猎场景做铺垫。出猎时的描写气势磅礴,如“左建大旆势飞扬,右树危旌威震慑”“乌获后劲贲育前,金鼓号令声喧阗”,展现了出猎队伍的威武和声势浩大。猎物献上后的宴饮则充满了欢乐和奢华,“玉盘络绎兼炮炙”“珊瑚细间碧琉璃,花毡隐映纤蒲席”等句,描绘了丰盛的食物和精美的陈设。座中文士的题诗作答则增添了文化氛围,显示出这不仅是一场武力的展示,也是文化的交流。

整首诗语言豪迈,意境壮阔,用典恰当,如“乌获”“贲育”“枚马徒”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平、边疆安宁的渴望,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