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惜惜岁月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覆高乾兮载厚坤。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 夜读昼樵,冬温夏凊。愿窃效乎微劳,肯暂违乎初性。 江之鱼兮可馔,庭之雀兮可罗。庆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连柯。 乘佳辰而贡喜,候令色以输和。舞袖斓斑,聊丹花助笑,称觞讽咏,则好鸟酬歌。 饥来驱人,贫而愿仕。倖厕贤书,遂离故里。一曝腮而南归,五扬鞭而北指。 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几跋涉于山川,徒顾瞻乎岵屺。 岁在阉茂,桥木倏摧。序逢荒落,婺女呈灾。八年之间,连失怙恃。 酸辛毕尝,荼毒交至。欲仰戴兮无天,思措履兮何地。 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亦尝屈心釜禄,托迹儒官。 徼微温于毡席,借一饱于蓿盘。庭对双槐之秀,斋涵片石之寒。 情有同于捧檄,义无病于素餐。然而燕越迢遥,舟车逗遛。 北堂之望虽殷,东征之赋靡就。肠一夕而九回,眉终朝而屡皱。 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使我蓼莪废诵,风木驰思。 怵焉魄散,涣尔精离。空洒鱼皋之泪,莫遏雍门之悲。 欲割股而罔救,纵假翼以犹迟。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几筵寂兮杖屦煤。 览杯棬兮起痛,披手泽兮衔哀。逐逐尘途,祇自婴夫缰锁,悠悠世态,曾何益于根荄。 玩白日而弗爱,任高年之屡推。瓶而既罄,耻乃在罍。 是以王质躬耕,傅咸解职。绝意骛华,但思竭力。庭巢返哺之乌,径刈钩衣之棘。 用伸报于须臾,忍忘恩于罔极。谁无父母,我独匪人。 扬名靡遂,养志无因。从此奄绵喘息,索寞形神。总无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伦。 计粗衣而粝食,守淡约以终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qián):八卦之一,代表天。
  • :八卦之一,代表地。
  • 椿萱:代指父母,椿代表父亲,萱代表母亲。
  • 棠棣(dì):木名,常用来比喻兄弟。
  • 岵屺(hù qǐ):指父母。岵,多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 鼯鼠(wú shǔ):也称飞鼠或飞虎,一种形似松鼠的动物,这里比喻技能有限。
  • 骀驽(dài nú):劣马,比喻才能低下。
  • 阉茂:指戊戌年。
  • 怙恃(hù shì):指父母。
  • 蓼莪(liǎo é):《诗经·小雅》中的篇目,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孝顺之情。
  • 风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
  • 鱼皋(ɡāo):皋,水边的高地,鱼皋指水边。
  • 雍门:古地名,这里借指悲哀的地方。
  • 榆景:比喻晚年,因榆树的晚景而得名。
  • 虬漏:古代的一种计时器。
  • 杯棬(quān):古代一种木制的饮器。
  • 根荄(gēn gāi):植物的根部,比喻事物的基础。

翻译

树木有根啊水有源,高天覆盖啊厚地承载。泉水化为雨水归于山涧,树叶离开树枝而覆盖树根。 当我双亲在世却未能好好奉养,还有什么同类可以言说呢。自幼就接受慈母的规范,外出则遵循严父的命令。 夜晚读书白天砍柴,冬天让父母温暖夏天让他们清凉。愿意悄悄效些微劳,怎肯暂时违背最初的本性。 江里的鱼可以烹饪,庭院的雀可以捕捉。庆幸父母健康,欣慰兄弟亲密。趁着好时光献上喜悦,等候父母的脸色来表达和顺。舞动的衣袖色彩斑斓,姑且让红花增添欢笑,举起酒杯吟诵诗歌,就让好鸟回应歌声。 饥饿驱使着人,贫穷让人愿意出仕。有幸跻身贤才之书,于是离开故乡。一次晒腮后南归,五次扬鞭向北去。 像鼯鼠的技能已经穷尽,像劣马的心思却还未停止。几次在山川间跋涉,只是回头瞻望父母所在的山。 在戊戌年,父亲突然离世。到了荒落之年,母亲也遭遇灾祸。八年之间,接连失去父母。 辛酸都尝遍了,痛苦交织而来。想要仰望依靠却没有了天,想要落脚却不知在何处。 白云飘走不再回来,浮萍飘荡如同寄身。也曾委屈自己为了俸禄,依托在儒官的职位上。 在毡席上求得一点温暖,从苜蓿盘中借得一顿饱饭。庭院对着两棵秀美的槐树,书房包含着一片寒冷的石头。 情感如同捧接官府文书,道理上没有白吃饭的毛病。然而燕地和越地相隔遥远,车船滞留。 对北堂的盼望虽然殷切,东征的赋文却未能完成。内心一夜之间多次回转,眉毛整天都皱着。 任职才刚满一年,悲哀就突然在霜寒时节降临。使我荒废了诵读《蓼莪》,思念父母的心急切。 心中惊恐魂魄离散,精神涣散。白白洒下鱼皋的泪水,无法遏制雍门的悲伤。 想要割下自己的肉来救治却无法做到,纵然借助翅膀也还是太迟了。罢了啊,晚年逼近啊时光紧迫,几案和座席寂静啊手杖和鞋子蒙上灰尘。 看着杯棬就感到痛苦,翻开遗物就心怀悲哀。在尘世的道路上追逐,只是自己被缰绳和枷锁束缚,悠悠的人世情态,对根基又有何益处呢。 不珍惜白日,任凭高龄屡次被推移。瓶子已经空了,耻辱却在大酒壶。 因此王质亲自耕种,傅咸辞去官职。断绝追求浮华的心思,只想着尽力。庭院中有返哺的乌鸦,小路上割除钩住衣服的荆棘。 用短暂的时间来报答,不忍忘记无尽的恩情。谁没有父母,只有我不像人。 扬名的愿望没有实现,奉养志向没有依据。从此衰弱地喘息,寂寞无神。对名教没有一点益处,只是对人伦有害。 打算穿着粗布衣服吃粗食,坚守淡泊的约定度过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以感慨岁月流逝、痛惜父母离世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双亲的深切怀念和未能尽孝的愧疚之情。 诗的开头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引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接着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对父母的孝顺和家庭的和睦,以及为了出仕而离开故乡的经历。然而,命运的不幸接踵而至,诗人在短短八年间先后失去了父母,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助。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才能的有限和对未来的迷茫;“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失去父母后的孤独和漂泊之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父母离世时的悲痛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孝道的重视和对自己未能尽孝的自责。最后,诗人表示要以淡泊的态度度过余生,以此来弥补自己的遗憾。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