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边城秋来早

边沙惨惨逐人来。见西风、才报新秋,赤叶萧萧霜已催。 上高台。百感兴怀。你看那、燕关赵塞,都做了、古往今来。 当不得、吊古思乡,野戍悽悽,却又画角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边沙:边疆的风沙。(“边”读作“biān”)
  • 惨惨:暗淡、悲惨的样子。
  • 赤叶:红色的树叶。
  • :在这里指秋霜,寓意着秋天的寒冷。
  • 燕关赵塞:古代燕国的关隘和赵国的边塞,泛指边疆地区的关塞。
  • (shù):军队防守。

翻译

边疆的风沙悲惨地追逐着人而来。看到西风起,才知晓新秋已至,红色的树叶萧萧而下,秋霜已经催促着它们凋零。登上高高的楼台,心中涌起百般感慨。你看那燕国的关隘和赵国的边塞,都成为了古往今来的历史遗迹。禁不住生出吊古思乡之情,野外的戍守之地凄凉无比,又传来哀怨的画角声。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边城秋景,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开头通过“边沙惨惨逐人来”表现出边疆环境的恶劣,“西风”“新秋”“赤叶萧萧霜已催”点明了季节和秋景的萧瑟。登上高台,看到燕关赵塞,引发了对古往今来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吊古思乡之情。最后“野戍悽悽,却又画角哀”进一步烘托出边城的凄凉和孤寂。整首词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将边城的秋景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