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韩芬男为李九倩书少年行
写字须写意,运笔须运神。韩生乍疑腕有鬼,岂知振动往往恒逼真。
右军内擪故森严,大令外拓故疏朗。兰亭变转搆别体,洛神遒劲信真赏。
遗迹至今几千载,六义八法依然在。谁能研精拨镫理,直与点画增光彩。
宁为凌冬枯树,毋为重台使者。状如算子岂是书,宜先筋骨藏锋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擪(yè):用手指按压。
- 拓(tà):这里指笔势开展。
- 兰亭: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搆(gòu):构造,建构。
- 遒劲(qiú jìng):刚劲有力。
- 研精:精心研究。
- 拨镫(dèng)理:书法运笔的一种技法。
翻译
写字必须表达出意韵,运笔必须运用好神韵。韩芬男刚让人怀疑他手腕如有鬼助,怎知其笔画振动往往总是极为逼真。 王羲之的笔法内擪所以严谨深沉,王献之的笔法外拓所以疏放开朗。《兰亭集序》变化转折构建出别样的字体,《洛神赋》刚劲有力确实值得赞赏。 这些书法遗迹至今已过了几千年,六义八法依然存在。谁能精心钻研拨镫的技法原理,就能够直接为点画增添光彩。 宁愿成为在凌冬中干枯的树木,也不要成为重台使者(这里指写字刻板呆滞)。字的形状如果像算筹一样整齐那怎么能算是书法呢,应当先注重筋骨,藏好笔锋再下笔。
赏析
这首诗围绕书法艺术展开,强调了写字运笔时表意和运神的重要性,通过对韩芬男书法的描述,以及对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的提及,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传统。诗中还指出了书法中的一些技法和理念,如内擪、外拓、研精拨镫理等,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和追求。最后,诗人强调书法不应刻板呆滞,而应注重筋骨和藏锋,体现了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整首诗语言简练,富有韵味,对书法艺术的论述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