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司李岭海风清册

百粤平反望抗旌,法星遥傍五羊城。 青山坐对桁常卧,丹笔行吟草欲生。 为李三年神与质,敷棠四野政初成。 最闻伫看徵书下,不愧西京汉吏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百粤:古代对岭南地区的称谓,“粤”(yuè),通“越”。 平反:把冤屈误判的案件纠正过来。 抗旌:举旗,这里指出任地方官员。 法星:象征司法公正的星。 五羊城:广州的别称。 (héng):衣架,这里指闲适的生活。 丹笔:朱笔,古代用于记事、批改等。 神与质:精神和气质。 敷棠:施行仁政。 伫看:站着观看,引申为期待地看着。 徵书:朝廷征辟(bì)的文书。

翻译

在岭南地区盼望平反冤屈,期望看到你高举旗帜出任地方官。司法公正之星远远地照耀着广州城。你悠闲地对着青山,常常过着闲适的生活,执朱笔写诗,连草都似乎要生长出来。你治理此地三年,精神气质非凡,在四方施行仁政,初有成效。最为人所期待的是看到朝廷征辟的文书下达,你无愧于西汉官吏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对颜司李的赞扬。诗的首联表达了对颜司李出任地方官、平反冤屈的期望,以及他所代表的司法公正。颔联通过描写他闲适的生活和创作的情景,展现出他的文雅和情趣。颈联赞扬他的治理成就,强调他施行仁政。尾联则表达了对他得到朝廷认可的期待,认为他堪比西汉的优秀官吏。整首诗用词精准,意境优美,通过对颜司李的描绘,传达出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