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孟泰学宪客死黄梅余过之悽然有感

西泠掩涕读遗编,此日经过更惘然。 未到三湘先赋鵩,虚占八桂有衔鳣。 曹溪人去传衣地,鲁国经成绝笔年。 凄断江天云漠漠,招魂拟续楚骚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泠(líng):在今浙江杭州西湖。
  • 遗编:前人留下的著作。
  • 三湘:泛指湖南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 赋鵩(fú):指汉代贾谊谪居长沙,作《鵩鸟赋》之事,后以“赋鵩”指仕途失意。
  • 八桂:广西的代称。
  • 衔鳣(zhān):有典故说东汉杨震曾取鹳雀所衔三鳣鱼,传说鳣鱼为卿大夫之服的象征,这里指期望得到高官厚禄。
  • 曹溪:禅宗六祖慧能在曹溪宝林寺演法而得名,借指佛教禅宗。
  • 传衣: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法,以衣钵为信物,此处借以说佛法传承。
  • 鲁国:这里可能是以孔子所在的鲁国借指儒家学说。
  • 绝笔:指完成最后的作品。

翻译

在西泠我含着眼泪阅读前人留下的著作,今日经过此地更是心中茫然。还未到达三湘之地就先如贾谊般仕途失意,徒然期望在八桂之地获得高官厚禄。慧能大师离去后曹溪成为佛法传承之地,如同鲁国孔子完成著作后走到了绝笔之年。在这凄凉的江天之间,云雾茫茫,我打算续写一篇招魂之诗,如同楚辞中的《离骚》篇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路过黄梅时对樊孟泰学宪客死他乡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叹息。诗中运用了贾谊作《鵩鸟赋》、杨震衔鳣的典故,以及曹溪传衣、鲁国经成等文化意象,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诗中描绘的江天云漠漠的凄清景象,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感慨。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故人的哀思和对人生的思考。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