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圃

三蜀膏腴地,偏于药物宜。 小畦千种聚,春雨一番滋。 山相惭多识,桐君未遍知。 佗年似胡广,养寿复扶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蜀: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又分置犍为郡,合称三蜀。
  • 膏腴(gāo yú):肥沃。
  • (qí):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 桐君:相传为黄帝时医师。
  • 佗年:他年,以后的某年。
  • 胡广:东汉时期名臣、学者。

翻译

三蜀这肥沃富饶之地,偏偏很适宜各类药物生长。小小的菜畦里聚集着上千种药草,一场春雨使它们得到滋润。山的相貌惭愧自己知道的多,连桐君也不能全都知晓。以后或许能够像胡广一样,用这些药物来养生延年、扶持衰弱之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药圃的景象和药物生长的情况。诗中先是强调三蜀之地对药物生长的得天独厚,接着描述药圃的丰富多样以及春雨滋润的情景。通过对山和桐君的表述,进一步突出了药圃的繁多种类连懂药之人也不能尽知。最后表达了对未来能像胡广那样用这些药物养生扶衰的期待。整体营造出一种对药圃的赞赏和对药物养生功效的憧憬氛围。诗的语言简洁,意境鲜明,将药物、天地、养生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