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断发
我生局蹐何不辰,垂老乃为断发民!披发欲向中华去,海天水黑波粼粼。
天为穹庐海为壑,桃源路绝秦中秦。况是中华亦久变,发短更甚胡中人。
吴绳虽约难为纶,且留尺寸来反唇,国人姗笑倭人瞋。
我生于世一微尘,我头一发回千钧。科头违世廿载匀,戴之如山五十春。
垂之亦自嫌剡剡,断之夫岂能彬彬!山鬼怂剑躐余后,晞汝阳阿归陶甄。
在笯可怜断尾凤,遁荒须跨无角麟。托迹伊川昆吾野,苍浪种种嗟沈湮!
冲冠此际无轮菌,惭颜懒被华阳巾。惟有晋时无颜帢,称是头颅堪同寅。
古者有罪科城旦,维髡与钳为一伦。穆生不设醴酒醇,吾不能去空嶙峋。
屈原散发遵枉渚,吾将骚首问苍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局蹐(jú jí):形容谨慎恐惧的样子。
- 不辰:不得其时。
- 断发:剪短头发。
- 穹庐: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 桃源路绝:比喻与世隔绝的美好境地已不复存在。
- 秦中秦:不太常见的表达,可理解为像秦地那样的地方。
- 吴绳:这里大概指某种绳索。
- 约:束缚。
- 纶(lún):整理丝线,引申为治理。
- 反唇:表示反驳。
- 姗笑:讥笑。
- 瞋(chēn):发怒。
- 剡剡(yǎn yǎn):起光发亮的样子。
- 彬彬:形容文质兼备。
- 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神祇。
- 躐(liè):超越。
- 晞(xī):晒。
- 阳阿(ē):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
- 陶甄(zhēn):制作陶器,这里可理解为造就。
- 笯(nú):鸟笼。
- 苍浪:青色。
- 沈湮(yān):埋没。
- 轮菌:高大貌。
- 华阳巾:一种头巾。
- 帢(qià):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便帽。
- 同寅:同僚。
- 城旦:古代的一种刑罚。
- 髡(kūn):剃去头发。
- 钳:用铁圈束颈的刑罚。
翻译
我生来就如此谨慎恐惧,生不逢时,到老了却成为剪短头发的人!披散着头发想要前往中华大地,然而海水天色漆黑,波浪粼粼。天如同穹庐海如同沟壑,通往桃源的道路早已断绝,秦地那样的地方也已不同。况且中华也已经良久改变,头发短得更甚于胡人。那吴绳虽能束缚却难以梳理,姑且留下一点空间来反驳,却遭国人讥笑和倭人发怒。我生在世上如一粒微小的尘土,我头上的一根头发却能关乎千钧之事。光着头违背世俗已均匀地过去了二十年,戴着它如高山般也有五十年了。垂下头发也自己嫌它发光发亮,剪断头发又怎么能文质兼备呢!山鬼举着剑超越我身后,晒于阳阿山回归受造就。在笼中如同可怜的断尾凤凰,遁逃荒野需要骑跨没有角的麒麟。寄托行踪在伊川昆吾野地,那青色种种都在叹息埋没!此时冲冠没有高大之态,羞愧容颜不愿被华阳巾所覆盖。只有晋时的无颜帢,说是头颅可以和同僚相比。古代有罪之人会受城旦的刑罚,剃发和颈带铁圈是一类。穆生不设醇美的醴酒,我不能这样离去只剩嶙峋。屈原披散着头发前往枉渚,我将仰首询问苍天!
赏析
这首诗用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感慨和无奈。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的处境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受,如“我生局蹐何不辰,垂老乃为断发民”,体现出对命运的无奈和感叹。又通过“桃源路绝秦中秦”等表述,传达出对美好境地消失、现实变化的悲哀。同时,对头发的描写也寓意深刻,如“我头一发回千钧”,强调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诗中还运用了众多的意象和典故,如“山鬼”“屈原”等,增添了诗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整体语言深沉凝重,情感真挚强烈,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