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村秋兴图为萧性存赋

· 刘崧
我昔棹船过横月,醉唱吴歌夜中发。 鹅公岭头月东出,百尺清潭写毛发。 买鱼溪口烧荻烟,回首旧游今惘然。 萧君此图自新制,风物何得犹当年。 两松童童立江浒,松下人家好楼宇。 雁沈极浦秋水阔,僧入游峰晚钟度。 伊谁闭户事书史,白发满头心未已。 岂知扬雄老执戟,万言不如一杯水。 幅巾美髯行者谁,潇洒似有岩壑姿。 便思携酒共佐酌,更约入山寻紫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棹(zhào)船:划船。
  • 童童:树木茂盛的样子。
  • 浒(hǔ):水边。
  • 伊谁:谁,何人。
  • 紫芝:真菌的一种,古人认为是瑞草。

翻译

我过去划船经过横月时,在夜里畅饮高歌着吴地的歌谣出发。鹅公岭头,月亮从东方升起,百尺清潭像镜子一样映照着我的身影。在溪口买鱼,烧着荻草的烟,回头想想过去的游玩经历,现在心中满是茫然。萧君的这幅图是新创作的,画面中的风景事物怎么还像当年一样呢。两棵松树茂盛地立在江边,松树下的人家有很好的楼阁。大雁沉入遥远的水浦,秋天的水面十分宽阔,僧人进入游玩的山峰,晚钟的声音传来。是谁关着门在研习诗书史籍,头发已经白了却内心依然不停止追求。哪里知道扬雄到老了还只是个执戟的小官,万言书还不如一杯水有作用。那个戴着头巾、有着漂亮胡须的行者是谁呢,他的潇洒之态像是有山林沟壑的风姿。便想着带着酒和他一起对饮,更相约进入山中寻找紫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村秋兴图中的景色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先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如棹船过横月、醉唱吴歌等,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感。接着描述了图中的景物,如两松童童、松下人家、雁沉极浦、僧入游峰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然后,诗人由图中的人物联想到自身的境遇,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如“岂知扬雄老执戟,万言不如一杯水”。最后,诗中提到的行者给人一种洒脱的印象,诗人想要与他一同饮酒并寻紫芝,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叙事融为一体,富有艺术感染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