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友斋为旷伯逵赋
繄予之生,乃后古人。
岂不尚友,远而莫因。
譬彼方夜,思见出日。
狂走大呼,秪益其疾。
及求吾心,夫岂远而。
昼读其书,夜梦见之。
我疑其生,世谓其死。
不曰斯今,亦有君子。
有鸟有鸟,鸣于高林。
彼君子兮,怀之好音。
视彼日月,滔滔其迈。
人而离居,曷云不戒。
闻子今日,涉江远来。
何以来思,赠之琼瑰。
穆穆其风,菀菀者柳。
何以永日,且以酌酒。
汎汎中流,招之以舟。
一日不见,余心则忧。
居则同襺,出则更屧。
云胡拒之,彼则有挟。
我友旷逵,友道则隆。
维彼所尚,实获我同。
蓬依于麻,禾乱于莠。
嗟尔君子,式尚尔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繄(yī):文言助词,惟。
- 尚友:上与古人为友。
- 秪(zhī):同“只”。
- 曷(hé):何,为什么。
- 篷: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
- 菀(wǎn):茂盛的样子。
- 屧(xiè):古代鞋的木底。
- 挟(xié):心里怀着(怨恨等)。
翻译
唉,我出生的时间,在古人之后。怎能不与古人交友呢,但距离遥远而没有办法。就像在漆黑的夜晚,渴望见到日出。疯狂奔跑大声呼喊,只会让自己更加疲惫。等到探求我的内心,怎么会遥远呢。白天阅读他们的书籍,夜晚在梦中见到他们。我怀疑他们已不在人世,世人也说他们已死。但不说如今,也有君子存在。有鸟有鸟,在高大的树林中鸣叫。那些君子啊,心怀美好的品德。看那日月,滔滔向前流逝。人若分离居住,为何不加以警戒。听说你今日,渡过长江远道而来。为什么前来,赠给你美玉。庄严的风姿,茂盛的柳树。如何度过这漫长的日子,暂且用来饮酒作乐。在河流中泛舟,用船来招呼你。一天不见你,我的心中就忧愁。居住时同盖一被,外出时更换木底鞋。为何拒绝他,他却是心中有怨。我的朋友旷逵,交友之道很兴盛。他所崇尚的,确实与我相同。飞蓬依附在麻上,禾苗混杂在莠草中。哎呀那些君子,应该崇尚这样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以表达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为主题。诗中开篇感叹自己生于古人之后,虽渴望与古人交友却因时空阻隔而困难,但通过读书和梦境,仿佛能与古人心灵相通。接着提到世间仍有君子,以鸟鸣高林喻君子的美好品德。又感慨日月流逝,人若分离应当有所警觉。之后描述朋友涉江而来,相互赠物,展现了深厚的友情。诗中还提到如何度过时光,如饮酒作乐等。诗中用了多种意象,如日月、鸟、林、柳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同时,通过对与朋友相处的描述,以及对交友之道的思考,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追求。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乙巳正月九日大雪避抄兵由王山将入富田至洞口与家兄相失 》 —— [ 明 ] 刘崧
- 《 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 》 —— [ 明 ] 刘崧
- 《 题上元周伯宁所赠僧惟善山水小图 》 —— [ 明 ] 刘崧
- 《 奉寄辛检校好礼总兵进贤之北山 》 —— [ 明 ] 刘崧
- 《 云亭萧氏园池杂兴次韵四首 》 —— [ 明 ] 刘崧
- 《 万安旅次承子彦弟自上犹归迂途问劳临别感赋 》 —— [ 明 ] 刘崧
- 《 北风 》 —— [ 明 ] 刘崧
- 《 题墨鹰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