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鱼四章
我观于河,其鱼维鲭。
岂有泼泼,而困于笭。
我观于河,其鱼维鲌。
水深月寒,闻其瀺泎。
我观于河,其鱼维鳜。
群鲜则微,孰饮尔噬。
我观于河,其鱼维鲤。
雷雨斯作,一举万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鲭(qīng):鱼名,身体呈梭形而侧扁,鳞圆而细小,头尖,口大。
- 泼泼:鱼游动的样子。
- 笭(líng):捕鱼的竹篓。
- 鲌(bó):鱼名,身体侧扁,腹部有肉棱,生活在淡水中。
- 瀺泎(chán zé):鱼在水中游动时发出的声响。
- 鳜(guì):鱼名,体侧扁,性凶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鲜美。
- 微:这里指小鱼处于弱势。
- 噬(shì):咬,吃。
- 鲤(lǐ):鱼名,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背鳍基部较长,尾鳍叉形。
翻译
我看向那河流,河里的鱼中有鲭鱼。 哪有那些欢快游动的鱼儿,却被困在竹篓中的呢? 我看向那河流,河里的鱼中有鲌鱼。 河水幽深,月色寒冷,听闻它们在水中游动发出声响。 我看向那河流,河里的鱼中有鳜鱼。 众多鲜美的鱼中它显得有些微小,谁会被它吞食呢? 我看向那河流,河里的鱼中有鲤鱼。 雷雨大作之时,它能一举飞跃万里。
赏析
这首诗以观河中之鱼为主题,分别描述了鲭、鲌、鳜、鲤四种鱼。诗中通过对鱼的形态、生活环境以及行为的描写,展现了鱼类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特点。
诗的前两句“我观于河,其鱼维鲭(qīng)”“我观于河,其鱼维鲌(bó)”“我观于河,其鱼维鳜(guì)”“我观于河,其鱼维鲤(lǐ)”,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观察的对象和地点,为下文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接着,诗人对每种鱼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如“岂有泼泼,而困于笭(líng)”,表达了对被困之鱼的惋惜;“水深月寒,闻其瀺泎(chán zé)”,通过环境的烘托和声音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群鲜则微,孰饮尔噬”,则探讨了鱼在群体中的生存状态;“雷雨斯作,一举万里”,形象地展现了鲤鱼在特定条件下的强大力量和远大志向。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鱼的描写,反映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