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生东归

倦客东关赋五噫,轻裘数事故时衣。 野棠花外春归棹,山鸟声中昼掩扉。 寄养鹤应朱见顶,手栽桐定绿成围。 人间行路难如此,十亩江苗莫叹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倦客: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的人。
  • 东关:关隘名。这里可能指东边的关隘,也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方,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 五噫(yī):典出《后汉书·梁鸿传》。梁鸿过洛阳,见宫室侈丽,作《五噫歌》讥讽之。后以“五噫”表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 噫(yī)(注音):表示感慨、悲痛、叹息。
  • 故时衣:过去的衣服,指旧时的衣物,也可引申为过去的生活方式或处境。
  • 野棠:野生的棠梨。
  • 归棹(zhào):指归舟。
  • 棹(zhào)(注音):船桨,这里代指船。

翻译

我这个在东关感到疲倦的旅人写下了如《五噫歌》般的感慨,身着几件轻便的裘衣,那是因为过去的一些经历使得我不再追求奢华。在野棠花外,春天里你乘船东归;在山鸟的啼叫声中,白天也掩上了门扉。寄养的仙鹤应该已经朱红色的头顶显现,亲手栽种的桐树必定已经绿树成荫。人间的道路行走如此艰难,希望你那十亩江边的禾苗能有好收成,这样就不用叹息饥饿了。

赏析

这首诗以送梁生东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梁生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感慨。诗的首联通过“倦客”和“五噫”的表述,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疲惫之感,同时“轻裘数事故时衣”则暗示了诗人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对生活的态度有所改变。颔联以优美的自然景象“野棠花外春归棹,山鸟声中昼掩扉”,烘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颈联通过对鹤和桐树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尾联“人间行路难如此,十亩江苗莫叹饥”,则体现了诗人对梁生的关心和对生活艰辛的认识,希望梁生能够通过努力耕种,摆脱饥饿的困扰。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