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宁夏警报
注释
- 韬甲休戈:收藏起铠甲和兵器,指停止战争或战备。韬(tāo),隐藏、收敛。
-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檄(xí)。
-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 燧:烽火。赤燧,红色的烽火。鼙(pí):古代军中用的一种小鼓。
- 推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毂(gǔ)。
- 刍粟:粮草。刍(chú),喂牲口的草。
- 子房:即张良,字子房,汉初谋士,以多谋善断著称。
- 猷:计谋,打算。猷(yóu)。
- 方叔:西周周宣王时的贤臣,曾奉命南征,使荆蛮畏服。
- 虏:对敌人的蔑称。
- 小丑:指微不足道的坏人。
- 邦:国家。
- ** opinname="诗词中“佳”字可能存在错误,疑似“嘉”,或者有其他含义,根据上下文,此处“佳兵”或许勉强理解为好战的军队或战争,但这种解释不太常见,还需进一步探讨和考证。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这首诗的背景信息或上下文内容,欢迎提供,以便我更准确地进行理解和翻译。>浪说佳兵事不祥**:随便说发动战争是不吉祥的。佳兵,好战。
- 和戎:指与少数民族求和。
翻译
圣明的时代和平的日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收起铠甲和兵器只是坐守。没听说天子去长杨狩猎,也不见将军在细柳屯兵。 一天,紧急的军事文书向西北飞驰而去,秦州一带战况凄惨,战角声充满悲伤。白骨堆积如山铺满原野,半夜里红色的烽火燃起,战鼓敲响。 这时大将正受到隆重的任命,万里之遥也不辞辛劳地去运送粮草。决策应该超过汉代的张良,宏伟的谋略岂止是周朝的方叔。 骄傲的敌人很快就听说他们遭到灾祸而后悔,微不足道的敌人怎敢对抗大国。威严的礼仪又恢复了汉代官员的旧制,征战不必依靠六郡的良将。 豺狼一样的敌人心思难以揣测,从周朝秦朝以来就没有好的对策。随便说发动战争是不吉祥的,怎敢说求和就能得到利益。 乘胜追击还必须擒获左贤王,铭刻功勋有待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向北征伐似乎听到了歌颂六月出师的歌声,向东征伐何必等待三年。 要直接让朝廷的权威在沙漠中得以空置,让投降的夷人全部都成为属国。长驱直入胜利的捷报传入鹤关,永远看到胡人的尘土在虎落被清除干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和平日久之后,边境突然传来警报,国家面临战争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将士们的期望。
诗的开头描述了长久的和平时期,国家放松了军备。随后,警报传来,战争的残酷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白骨如山、烽火鼓鼙,渲染了战争的惨烈。接着,诗人赞扬了大将的才能和谋略,认为他们的决策和谋略超过了历史上的名臣。同时,也指出敌人的弱小和不可靠,强调了国家的威严和力量。
诗中还对战争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思考,认为发动战争并非好事,但求和也未必能带来利益,只有通过胜利才能巩固国家的地位和尊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和期望,希望能够彻底清除敌人,实现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又表达了对国家和将士们的信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