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宰叶公拜相北上

圣王御宇垂三纪,海内贤豪相继起。宰衡之任厥惟艰,爰立于今几易矣。 闽海福唐首地灵,挺生人杰重明庭。沙合河通占郭璞,魁名兆后相初兴。 遘会方知全不爽,名世登庸若应响。天将良弼赉皇家,廿载蓬池钦邃养。 当宁年来梦卜频,一夕台阶气色新。使者徵书分道出,念旧招留共五人。 君不见虞廷五臣昔辅理,化洽垂裳称善美。又不见夏后当时得五丞,坐令天地庆成平。 江干几日新凉至,发船叠鼓催津吏。伫看道合更和衷,奕奕勋猷起三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宇:统治天下。
  • 三纪:三十六(jì)年,一纪为十二年。
  • 宰衡:指宰相。
  • :于是。
  • 闽海:福建沿海一带。
  • 福唐:地名,今福建福清。
  • 地灵:土地山川灵秀之处。
  • 挺生:杰出,超群。
  • 人杰:杰出的人物。
  • 明庭:圣明的朝廷。
  • 沙合河通:据《晋书·郭璞传》记载,郭璞曾到过闽地,预言说:“江东之地,五百年后,当有王者兴及吴建县(闽地),璞以为然。又言:‘其地‘后出公卿。’”这里用“沙合河通”来象征福唐的祥瑞之兆。
  • 魁名:科举考试第一名。
  • :预示。
  • 遘会:相遇,会合。
  • 不爽:没有差错。
  • 名世:闻名于世。
  • 登庸:选拔任用。
  • (lài):赐予。
  • 当宁:指皇帝临朝听政。
  • 梦卜:殷王武丁因梦得傅说,周文王占卜得姜尚,后因以“梦卜”比喻帝王求得良臣。
  • 徵书:古代朝廷的征辟文书。
  • 津吏:管理渡口的官吏。
  • 道合:志同道合。
  • 和衷:和睦同心。
  • 奕奕:盛大的样子。
  • 勋猷:功绩。
  • 三事:即三公,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

翻译

圣明的君王统治天下已经三十六(三十六就是三纪)年了,国内的贤能豪杰相继涌现。宰相的职责极为艰难,到如今已经更换了好几次人选了。 福建沿海的福唐是个首屈一指的灵秀之地,杰出的人才在圣明的朝廷中受到重视。就像郭璞所说的那样,福唐这里沙合河通,是个吉祥的征兆,预示着杰出人才即将兴起,如今首位宰相已经出现了。 相遇会合才知道完全没有差错,闻名于世的人才被选拔任用,如同响应一般。上天将优秀的辅佐之才赐予皇家,此人在蓬池被器重培养了二十年。 皇帝近年来多次梦到寻找贤臣,有一天朝廷的气象焕然一新。朝廷的使者带着征辟文书从不同的道路出发,为念旧情招留了共五人。 您没看到虞舜朝廷的五位大臣过去辅佐治理,教化融洽,天下称颂美好吗?又没看到夏朝当时得到五位丞相,使得天地都欢庆太平吗? 江边几日来有了新的凉意,出发的船只鼓声不断,催促着管理渡口的官吏。期望看到他们志同道合、和睦同心,伟大的功绩从三公之事兴起。

赏析

这首诗是为送叶公拜相北上而作,诗中先赞美了圣王的统治以及选拔宰相应有的慎重,接着提到福唐的地灵人杰以及叶公的杰出才能和祥瑞之兆,然后叙述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情况,并用虞廷五臣和夏后五丞的典故,表达了对叶公等能像古代贤臣一样有所作为的期望,最后描绘了出发的场景,期待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建立功勋。整首诗气势恢宏,用典恰当,既表达了对叶公的祝贺与期望,也展现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