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试后邵子任明府招集风洞山

桂岭秋高木叶丹,翠微深处共凭阑。 风云气壮三江色,乡国怀增九月寒。 醉里顿令羁思改,坐来不觉夕阳残。 公馀此会应难数,赋笔凭君纪所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试: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乡试在秋季举行,因称秋试。这里指在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
  • 邵子任明府:对邵姓县令的尊称。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 风洞山:山名,具体地点未详。
  • 桂岭:长满桂树的山岭。
  • 木叶丹:树叶变成红色。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 三江:泛指江河。
  • 乡国怀: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
  • 羁思:羁旅之思,在外漂泊的思绪。
  • 公馀:公务之余。

翻译

在桂岭秋意正浓树叶泛红之时,我们在青翠山色的深处一同倚靠着栏杆。风云壮阔,使得三江的景色更加壮丽,在九月这个时节,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愈发增添了几分寒意。在醉意中顿时让羁旅的愁思得到改变,坐下来不知不觉夕阳已经西下。公务之余这样的聚会应该难以数清,凭借您的文笔来记录下这欢乐的时刻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参加秋试后,被邵县令邀请到风洞山聚会时所作。诗的首联描绘了秋高气爽、树叶泛红的桂岭景色,以及人们在翠微深处凭栏远眺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颔联通过描绘风云壮景和抒发乡国之怀,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深沉的情感,同时“九月寒”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一丝忧愁。颈联则描述了在醉意中忘却羁旅之思,以及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在聚会中的愉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珍惜,希望邵县令能用笔记录下这欢乐的时刻。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内心感受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