貤恩初下感赋四首

汨没风尘久,鸾书始见褒。 岂因循绩异,庶录义方劳。 就日尧阶远,瞻天汉阙高。 涓埃时欲报,心逐五陵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汨(mì)没:沉沦,埋没。
  • 鸾书:多指帝王诏书。此处是指皇帝的恩诏。
  • 因循:沿袭,守旧。
  • 绩异:功绩与众不同。
  • 庶录:希望录用。
  • 义方:指为人应遵守的道义和行为准则。
  • 就日:比喻对天子的崇仰或思慕。
  • 尧阶:借指朝廷。
  • 瞻天:仰望天空,多表示对朝廷的敬仰。
  • 汉阙:这里也指朝廷。
  • 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的贡献。
  • 五陵豪:指豪门贵族。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

翻译

我在尘世中长久地沉沦埋没,如今才初次见到皇帝的恩诏对我的褒奖。并不是因为我的政绩与众不同,或许是因为我对道义和家教的操劳被记录了下来。想要去朝拜天子,那朝廷的阶梯是那样遥远;抬头仰望天空,那朝廷的宫殿是如此高大。我时刻想要报答这微小的恩情,心中也追随着那些豪门贵族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长久沉沦后得到皇帝恩诏褒奖的感慨。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此前的不得志以及收到恩诏时的惊喜。颔联则表现出诗人的谦逊,认为自己并非政绩非凡,而是其他方面的努力得到了认可。颈联通过对朝廷的遥远和高大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敬仰和向往。尾联则表明诗人想要报答皇恩的决心,以及内心所具有的豪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又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追求。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