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杂兴八首

· 刘崧
幽居寡人事,日晏门未开。 谁欤剥啄声,谓有好客来。 呼儿出洒扫,谢客无嫌猜。 蓬室陋且卑,风雨生莓苔。 起摘园中菜,自涤窗下杯。 清风忽南至,好鸟鸣高槐。 幽怀谅无遽,日夕方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ú):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 剥啄:象声词,敲门声。
  • 蓬室:穷人所住的草屋。
  • 莓苔:青苔。
  • (jù):急,仓促。

翻译

我隐居在这幽静的地方,很少与人往来,太阳西斜了,门还没有打开。是谁在敲门呢,难道是有好客前来拜访?我叫孩子出去打扫庭院,满心欢喜地迎接客人,没有丝毫的猜疑。我居住的草屋简陋又低矮,风雨让青苔在屋中生长。起身到园子里采摘蔬菜,亲自洗净窗下的杯子。清风忽然从南面吹来,悦耳的鸟叫声从高大的槐树上传来。我心中的幽情平静而舒缓,从早到晚都在这儿悠然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幽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幽居的状态,以及听到敲门声后的期待。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迎接客人的准备,以及居住环境的简陋。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摘菜、洗杯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生活的朴素。清风、好鸟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机与美好。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幽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的悠然自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和感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