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雨

入夏愁多雨,无端旱亦随。 阴阳时未若,调燮事堪疑。 蒿目忧田畯,斋心问雨师。 恒旸当有尽,甘澍应无私。 实颖将盈亩,蕃滋可后时。 泽由天地泰,功薄桔槔施。 待取禾三百,还看穗两岐。 风云即欲合,草木已先知。 幸及如时化,何言靡孑遗。 题诗催雨至,却异雨催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蒿目:极目远望。(蒿:hāo)
  • 田畯(jùn):古代管理农田的官吏。
  • 斋心:祛除杂念,使心纯清。
  • 恒旸(yáng):长久的晴天。
  • 甘澍(shù):及时雨。
  • 实颖:稻穗充实。
  • 蕃滋:繁殖增益。

翻译

进入夏季后忧愁雨水过多,没想到毫无缘由的干旱也随之而来。 阴阳之气时常不和谐,调和阴阳之事让人感到疑惑。 极目远望,为农田管理者担忧,诚心诚意地向雨师询问。 长久的晴天应当会有尽头,及时雨应该是无私的。 稻穗即将填满田亩,繁殖增益也不会太迟。 恩泽来自天地安宁祥和,(靠人力)功效微弱不如桔槔灌溉的作用。 期待收获三百捆的禾苗,还要看到双穗的景象。 风云即将聚合,草木似乎已先知晓。 庆幸能及时顺应天时变化,不必说没有遗留任何问题。 题诗盼望雨的到来,却和平常雨催发诗兴不同。

赏析

这首诗以“望雨”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和农事的关注。诗中先写了夏季旱涝不均的情况,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担忧。接着,诗人期望及时雨的降临,以滋润庄稼,使稻穗充实,农田丰收。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天地的恩泽和人力灌溉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的力量。最后,诗人表示希望顺应天时,避免灾害,实现丰收的愿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