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 刘崧
忆昔出使南海头,将军开府当雄州。 楼船戈甲三千万,海波不动鱼龙愁。 越王台前东风起,我复乘潮上浈水。 木绵花发照天红,正月莺啼榕树里。 将军宴客华筵开,碧幢画鼓声如雷。 起倾荔浆酌椰斗,问我此别何时来。 明朝驱马还东去,长忆虎头相别处。 清梦时随海月回,狂心远逐秋鸿度。 君从东归省墓田,阙下重逢心惘然。 岂知移镇出海峤,握手乃在浑河边。 浑河十月冰如堵,白日飞沙暗椿莽。 雪中千骑出居庸,手挽雕弓射彪虎。 君陪上将临边防,我握宪节凌清霜。 看君骁勇有如此,安得揽辔同飞扬。 山后诸州数千里,拓地横行正未已。 为君拟颂勒燕山,尽扫狼居报天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浈(zhēn)水:在广东省境内。
  • 木绵:即木棉,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开红花。
  • 荔浆:荔枝汁。
  • 椰斗:用椰子壳做的酒器。
  • 海峤(qiáo):海边的山岭。
  • 椿(chūn)莽:草木丛生的地方。

翻译

回忆往昔出使到南海边,将军在雄州开设府署。高大的战船和数以千万的武器装备,使得海波平静,鱼龙都感到忧愁。越王台前春风吹起,我又趁着潮水登上浈水。木棉花绽放,映照着天空一片火红,正月里黄莺在榕树林中啼叫。

将军设宴款待,华美的筵席摆开,碧绿的旗帜飘扬,画鼓之声如雷。倒出荔枝汁,斟满椰壳酒,问我这次分别何时能再来。明日我骑马向东归去,心中长久地怀念在虎头分别的地方。清晰的梦境时常随着海上的月亮回来,狂放的心远远地随着秋鸿飘飞。

您从东边回来祭扫祖坟,在宫阙之下重逢,心中感到迷茫。怎知您被调任镇守出海边的山岭,我们在浑河边握手相见。浑河十月冰层像墙一样厚,白天飞沙走石,昏暗了草木丛生的地方。

雪中有上千骑兵从居庸关出来,手持雕弓射杀猛虎。您陪同上将到边防,我手握宪节,冒着清冷的寒霜。看到您如此的骁勇,怎能不想着与您一起驰骋飞扬。山后各州地域广阔达数千里,开拓疆土,纵横驰骋,还未停止。我要为您撰写颂歌,刻在燕山上,将敌人全部扫除,向天子禀报。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开篇,描绘了将军的威武和自己与将军的交往。诗中既有对过去场景的生动描写,如将军的开府、宴客,以及海边、浑河等地的景象,又表达了对将军骁勇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定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楼船、戈甲、海波、鱼龙、越王台、东风、木棉花、莺啼、华筵、碧幢、画鼓、荔浆、椰斗、海月、秋鸿、浑河、冰、沙、椿莽、居庸、雕弓、彪虎等,使诗歌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自己与将军分别、重逢以及共同在边疆的经历的叙述,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志向。整首诗气势豪迈,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较高的艺术水准。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