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集洞山寺分韵得见字奉柬丁克诚颜中行王敬仲詹德裕枯林上人
注释
- 郁葱茜(qiàn):形容树木茂盛青翠的样子。
- 群彦:指众多有才学之士。
- 书佣:指受雇为人抄书的人,此处泛指读书人。
- 曳屣(yè xǐ):拖着鞋子。
- 白纻(zhù)衣:用白苎麻织成的衣服。
- 纨(wán)扇:细绢制成的团扇。
- 楸(qiū)梧:楸树和梧桐树。
- 梵(fàn)王殿:指佛寺。
翻译
洞山这里树木繁茂,青翠葱郁,阳光明媚的日子开设宴席,聚集了众多才俊之士。 进入山门便觉得禅境开阔,放纵心怀且慰藉了读书人疲倦的身心。 石林间秋风在傍晚时分更为急促,山城的野外景色在寒意初显时发生变化。 高大挺拔的松树各自都有千尺之高,落叶不时地飘落下来。 雨水顺着柔弱的藤蔓垂落在井角,泉水引着青苔蔓延到台阶表面。 人们移动床铺,拖着鞋子,各自随意散漫,接连着诗句,传递着酒杯,自然流畅。 树枝上交错挂着白色的苎麻衣服,细草上重叠着倾斜的轻细绢扇。 云层散开,绝壁上的霞光隐隐显现,微风吹过树梢,露水受惊般溅落。 那茂密的楸树和梧桐树中不知是谁家的坟墓,金碧辉煌的是那佛寺的殿宇。 百年的荒废自然让人觉得可惜,往昔的荣华又有谁去羡慕呢。 在田园闲暇的日子里想着拿起农具耕作,在淮海一带还时常有战事传来。 共同叹息贼寇的侵扰使人们被征调出发,很庆幸在艰难困境中能有这样的相聚宴饮。 感激诸君相互间看重义气,使我顿时想要忘记自己的贫贱。 天外的清风如同流水一般,树林顶端的落日如红色的茜草般艳丽。 哪里知道驱车离开后又要分别,只希望能够常常载着酒来相见。 醉酒、清醒、相聚、离散怎能常常如此,悲伤吟咏,怅然望着向西飞去的燕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洞山寺宴集的情景,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洞山的景色和宴集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开阔、闲适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石林、秋风、山城野色、长松、落叶、雨蔓、泉苔等自然景象,细腻而生动,展现出秋天的寒意和大自然的变化。在描写宴集的过程中,诗人刻画了人们的随意散漫和欢乐的氛围,如“移床曳屣各散漫,接句行杯自流转”。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一些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如“百年荒废自足惜,昔者荣华竟谁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田园閒日思把耒,淮海经时尚传箭”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忧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分别的不舍和对再次相聚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将自然景色、历史感慨、现实忧虑和友情表达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