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 刘崧
使君清严重风纪,名是东吴旧才子。 前年持节太行西,霆激霜飞二千里。 忆昔京阙初相逢,承诏作乐调笙镛。 彤闱椿树集鸾凤,画省秋水开芙蓉。 江西徵还入司马,天上兵曹动声价。 明光晓入奏封章,日射金茎露如泻。 是时我从燕蓟来,下马重逢心眼开。 龙江风雨催去棹,不得倾倒黄金罍。 驱车复渡黄河北,故旧飘零悲恻恻。 知君十月向并州,长日看云望山色。 陈昂作者来汾河,锦轴远传佳制多。 横江醉骑白鹤下,爱尔黄鹤楼前歌。 古来富贵同湮没,老去才华眼中尽。 当家词翰真不群,风雅孤鶱见秋隼。 北平九月霜草黄,大风吹沙人马僵。 台前古柏八九树,乌鸟日夕争喧翔。 闻君官居最清绝,扫地开轩题霁雪。 一帘芳草凝清香,四座光辉揽明月。 六出花开应复春,何因对酒咏清新。 山阴夜半遥相忆,愁绝扁舟乘兴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杨使君孟载。
  2. 风纪:作风和纪律。
  3. 东吴旧才子:指杨使君是来自东吴地区的有才华的人。
  4. 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5. 太行西:太行山以西地区。
  6. 霆激霜飞:形容气势威猛,行动迅速。
  7. 京阙:京城,朝廷。
  8. 笙镛(shēng yōng):亦作“笙庸”。古乐器名。镛,大钟。
  9. 彤闱(tóng wéi):朱红色的宫门。这里借指宫廷。
  10. 椿树:长寿之树,借指父亲。
  11. 鸾凤:鸾鸟和凤凰。比喻贤人。
  12. 画省:指尚书省。汉代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
  13. 秋水:比喻人的眼睛,这里指人的才华。
  14. 芙蓉:荷花,这里比喻美好的才华。
  15. 徵还:召回。
  16. 司马:古代官名,掌管军事。
  17. 天上兵曹:指兵部的官员,这里指杨使君的官职显要。
  18. 声价:名声和地位。
  19. 明光:汉代宫殿名,泛指宫殿。
  20.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21. 燕蓟(jì):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
  22. 龙江:地名,具体所指待考。
  23. 去棹(zhào):离去的船只。
  24. 黄金罍(léi):黄金制作的酒器。
  25. 并州:古州名,约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26. 陈昂:人名,可能是一位文人。
  27. 汾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中部。
  28. 湮没(yān mò):埋没。
  29. 当家词翰:指擅长写文章。
  30. 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31. 孤鶱(xiān):独自飞翔。
  32. 秋隼(sǔn):秋天的鹰隼,比喻才思敏捷。
  33. 北平:这里指北京。
  34. :有窗户的小屋。
  35. 霁雪:雪停后放晴。

翻译

杨使君清正严肃重视作风纪律,是东吴旧时的才子名声响亮。前年他持节前往太行山以西,气势威猛行动迅速纵横二千里。

回忆往昔在京城初次相逢,奉命创作音乐调试笙镛乐器。在宫廷中如同椿树聚集鸾凤,在尚书省中如秋水芙蓉般展现才华。

他从江西被召回进入司马府,在兵部的官职声价颇高。清晨进入宫殿上奏奏章,阳光照在金茎上露水如泻。

那时我从燕蓟之地而来,下马重逢心中畅快无比。在龙江之地风雨催促着离去的船只,不能尽情畅饮黄金罍中的美酒。

驱车又渡过黄河向北行,旧时的朋友分散各地令人悲伤。知道您十月前往并州,整日看着云彩望着山色。

陈昂从汾河而来,带来很多优秀的作品锦轴。在横江醉酒骑着白鹤而下,喜爱您在黄鹤楼前的歌声。

自古以来富贵都会一同埋没,人老去后才华在眼中也渐渐消逝。您擅长写文章真是与众不同,诗文中的风雅如独自飞翔的秋隼。

北平九月霜草枯黄,大风吹起沙尘人马都僵硬。台前有八九棵古老的柏树,乌鸦日夜争相喧闹飞翔。

听说您的官署最为清幽绝妙,打扫干净地面开建小屋题为霁雪轩。一帘芳草凝聚着清香,四座光辉揽入明月。

六出花开放应该又是春天,为何对着美酒咏唱清新之诗。在山阴的夜半我遥远地思念您,忧愁至极那乘兴而来的扁舟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刘崧写给杨使君孟载的,通过回忆与杨使君的过往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杨使君的才华和品德,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变化的感慨。

诗的开头赞扬了杨使君的清正和才华,接着回忆了他们在京城的相遇以及杨使君的官职变迁。随后,讲述了自己与杨使君的分别和重逢,以及途中的情景和感受。诗中还提到了陈昂以及其他的一些事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在描写景色方面,诗中用“北平九月霜草黄,大风吹沙人马僵”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北方的寒冷和萧瑟。而“闻君官居最清绝,扫地开轩题霁雪。一帘芳草凝清香,四座光辉揽明月”则写出了杨使君官署的清幽和雅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