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季泉尚书蔡鹤日台长用韵贺何内翰得请之作再赠
二老文章压汉京,瑶篇春映日华清。
蔡邕东观琴中韵,孙绰天台赋里情。
芳草满洲分白鹭,杂花生树乱黄莺。
漆园司马仙风别,十二楼中咏五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京:汉朝的京城,这里借指明朝的京城。
- 瑶篇:对他人诗文的美称。 瑶(yáo),美玉,这里表示美好。
- 华清:这里指美好的春光。
- 蔡邕(yōng)东观琴中韵:用蔡邕在东观校书,精通音律的典故,这里借指孙季泉的文学和艺术才华。
- 孙绰天台赋里情:孙绰写过《天台山赋》,展现了他的文学才情,此处借孙绰的典故来形容蔡鹤日的文学才华。
- 漆园司马:指庄子,曾为漆园吏,这里代指有超脱世俗风度的人。
翻译
两位老者的文章压倒京城,美好的诗篇如春日映照在美好的春光中。孙季泉如蔡邕在东观校书时表现出的琴中韵味,蔡鹤日如孙绰在《天台山赋》里蕴含的情感。芳草遍布满洲,白鹭在其间分布;各种各样的花在树上绽放,黄莺在花丛中啼叫,显得纷乱。有漆园司马般超脱世俗的风范,在十二楼中吟咏着五城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对何内翰得请之作的贺诗,通过赞扬孙季泉和蔡鹤日的文章才华,展现出了一种文学的繁荣景象。诗中用了蔡邕和孙绰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蕴和历史感。同时,通过描绘芳草、白鹭、杂花、黄莺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美好绚丽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最后以漆园司马的仙风别韵作比,表达了对孙季泉和蔡鹤日超脱世俗的文学风格的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华丽,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