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城上高望二首

· 卢宁
舟楫西行款政声,晏游酣下寿康城。 春林带雾楼台隐,叠嶂藏风松桂生。 陆里耕桑连万井,戍楼烽火熄诸营。 长官杯斝疑投水,漱玉寒泉到海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舟楫(jí):船和桨,泛指船只。
  • :缓,慢。这里有从容之意。
  • 政声:官吏的政治声誉。
  • 晏游:宴饮游乐。
  • 酣(hān):尽情地饮酒或畅快地游乐。
  • 寿康城:指德庆城。
  • 嶂(zhàng):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 :古代以八家为一井,引申为人口聚居的地方。
  • 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翻译

船只向西行驶,官员有着良好的声誉,在这德庆城里尽情宴饮游乐。春天的树林带着雾气,使得楼台隐隐约约,重重叠叠的山峰藏着风,松树和桂树生长着。陆地上耕田植桑,连着众多的村落,戍楼上的烽火已熄,各个营地平静安宁。长官的酒杯好像要投入水中,那如漱玉般的寒冷泉水,一直清澈地流向大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德庆城的景象,展现了其宁静、繁荣的一面。诗中通过“舟楫西行款政声”体现出官员的良好声誉,暗示当地治理有方。“春林带雾楼台隐,叠嶂藏风松桂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德庆城春天的景色,树林的雾气、隐藏的楼台、连绵的山峰、生长的树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富有意境。“陆里耕桑连万井,戍楼烽火熄诸营”则描写了当地的农业繁荣和军事安宁,表现出社会的安定祥和。最后“长官杯斝疑投水,漱玉寒泉到海清”,既写出了长官的悠闲,又以寒泉的清澈象征着当地的清正廉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德庆城的多方面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