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关湛甘泉书院春望

· 黎瞻
太史藏书地,惟怜古树存。 草深穿讲席,水长绕梁门。 满目城云动,伤心竹露繁。 诸君一杯酒,有恨付无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史:史官,此处可能借指书院的文化传承者和守护者。(“太”读音:tài “史”读音:shǐ)
  • 湛甘泉书院:明代学者湛若水创办的书院。
  • 讲席:讲学的席位。(“讲”读音:jiǎng “席”读音:xí)
  • 梁门:指书院的门。(“梁”读音:liáng “门”读音:mén)

翻译

在这个曾是太史藏书的地方,只可惜只有古老的树木留存下来。 草丛深深,掩盖了讲学的席位;流水潺潺,环绕着书院的门庭。 放眼望去,城中的云彩飘动,令人伤感,竹子上的露水繁多。 各位举起一杯酒,心中的遗憾却无法言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湛甘泉书院的春景,以及诗人在其中所感受到的一种沧桑和遗憾之情。诗的开头提到书院曾是藏书之地,但如今只剩下古树,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文化传承的不易。“草深穿讲席,水长绕梁门”通过对草丛和流水的描写,烘托出书院的冷清和寂静。“满目城云动,伤心竹露繁”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忧伤的氛围,可能是诗人对书院现状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最后,诗人以“诸君一杯酒,有恨付无言”作结,表达了心中的遗憾和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借酒消愁。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思。

黎瞻

黎瞻,字民仰,号前峰。番禺人。遂球曾祖。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举人,初授福建尤溪教谕,历仕至顺天府尹,以忤严嵩出判南昌。遭父忧归,筑室于板桥之南,遂不复出。与何维柏、欧大任、王渐逵、黎民表结社赋诗。年八十六卒。有《燕台集》。从祀广州府学乡贤。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等有传。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