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登山寺

· 黎瞻
清秋中宿一维舟,山月孤悬最上头。 万里行踪江上寄,十年清梦日边留。 衡阳过雁随云尽,峡里啼猿对岸愁。 尺素有怀何处去,定随双鲤到中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宿(zhōng sù):中途住宿。
  • 维舟:系船停泊。
  • 日边:指帝王身边。
  •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之一,诗词中常用衡阳雁来表达思乡之情。
  • 尺素:书信的代称。
  • 双鲤:指书信。

翻译

在清爽的秋日中途停船宿于江中,山上的月亮孤独地高悬在山顶之上。 这万里的行程在江上寄托,十年的美好梦境仍留在帝王身旁。 衡阳飞来的大雁随着云朵消失不见,峡谷里啼叫的猿猴在对岸让人忧愁。 我心怀思念的书信该送往何处呢?一定是随着双鲤寄到那水中的小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峡中登山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漂泊在外的孤独、对过去美好梦想的怀念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诗的首联通过“清秋”“维舟”“山月”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多年来的行踪不定和对曾经梦想的留恋。颈联中“衡阳过雁”“峡里啼猿”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忧愁的情感。尾联则以书信无处可寄的无奈,深化了对远方的思念。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黎瞻

黎瞻,字民仰,号前峰。番禺人。遂球曾祖。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举人,初授福建尤溪教谕,历仕至顺天府尹,以忤严嵩出判南昌。遭父忧归,筑室于板桥之南,遂不复出。与何维柏、欧大任、王渐逵、黎民表结社赋诗。年八十六卒。有《燕台集》。从祀广州府学乡贤。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等有传。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