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毛子霞武昌见寄

湘水南浮欲到天,故人书记本翩翩。 孤帆一别三千里,同舍分飞二十年。 云梦秋深鸿度雨,汉阳春暮树含烟。 落花迁客情无恨,明月思君路渺然。 忆昔相逢颜色好,乱离犹赖室家全。 绨袍感尔曾持赠,木榻愁予久坐穿。 但笑郗生真入幕,每疑祖逖着先鞭。 勋名耐可追陶侃,词赋偏能比仲宣。 捧檄何如锥未见,卖浆敢并博徒贤。 白鱼馔美争弹铗,黄鹤楼高肯学仙。 彭泽只缘束带去,兰陵终为著书传。 漫淹门下誇朱履,早问江湖范蠡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水:河流名,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流经湖南省,注入洞庭湖。
  • :漂浮,流动。
  • 故人书记:老朋友的书信。
  • 翩翩:形容文采优美、洒脱的样子。
  • 同舍:指同学。
  • 云梦:古代大泽名,在今湖北江汉平原一带。
  • 鸿度雨:大雁在雨中飞翔。
  • 汉阳:地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 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人。
  • 绨袍(tí páo):厚缯制成的袍子。
  • 感尔:感激你。
  • 郗生(xī shēng):指晋郗超。
  • 入幕:指参与幕府事务。
  • 祖逖(zǔ tì):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 着先鞭:指先行。
  • 陶侃(táo kǎn):东晋时期名将。
  • 仲宣:王粲的字,汉末文学家。
  • 捧檄:奉命出任地方官。
  • 弹铗(tán jiá):弹击剑把。
  • 彭泽:县名,这里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县令。
  • 束带:整饰衣冠,束紧衣带,表示恭敬。
  • 兰陵:地名,这里指荀卿,他曾两任兰陵令。

翻译

湘水向南流淌,似乎要流向天边,老朋友的书信文采洒脱。 乘坐孤帆一别就是三千里,同学分别至今已经二十年。 云梦泽深秋时节,大雁在雨中飞过;汉阳春暮时分,树木笼罩着烟雾。 我这被贬谪的人心中没有怨恨,望着明月思念着你,路途却遥远渺茫。 回忆往昔相逢时,彼此容光焕发,在战乱流离中还好家庭得以保全。 感激你曾赠我绨袍,这木榻都因我忧愁久坐而磨损。 只笑郗生真的参与幕府事务,常常怀疑祖逖先行一步。 功名可以努力追赶陶侃,词赋偏偏能够比得上仲宣。 奉命出任地方官却看不到希望,卖浆的人怎敢和赌博的人比谁更贤能呢。 白鱼做的菜肴美味,让人争着想弹剑而歌,黄鹤楼高耸,怎肯学仙求道。 彭泽县令只因为要整饰衣冠恭敬去职,兰陵最终因为著书而流传后世。 在门客中虚度光阴,不如早去询问江湖上范蠡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薛始亨回复毛子霞从武昌寄来的书信而作,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回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通过描绘湘水的流淌和故人书信的翩翩文采,引出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颔联则感慨与友人分别之长久,距离之遥远。颈联以云梦泽和汉阳的景色烘托出一种迷蒙、悠远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迷茫和对前途的不确定。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反思。他笑谈他人的经历,感慨自己的功名未就,但又坚信自己的词赋才能。最后,诗人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如陶侃、仲宣、彭泽令、兰陵令、范蠡等,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自由、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典恰当,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