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弟仲良南归兼寄怀诸兄弟仲良为方伯公季子
薇垣世泽久逾芳,邦族于时美范阳。
韦氏一经存少子,谢家群从忝中郎。
到来晤语情偏洽,归去乡关路正长。
兄弟衡门应早奋,莫于迟暮拟冯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薇垣(wēi yuán):紫微垣的简称,明清时常指代朝廷。
- 逾(yú):超过。
- 邦族:邦国宗族。
- 范阳:古地名,此处借指族弟的家乡。
- 韦氏一经:汉代韦贤精通《礼》《尚书》,以教授《诗经》闻名,他的儿子们也都因精通儒学而受到重用。后以“韦氏一经”为称赞子孙继承家学之典。
- 少子:小儿子,这里指族弟仲良。
- 谢家群从:指谢家的侄子辈。群从,指堂兄弟及侄子辈。
- 忝(tiǎn)中郎:忝,有愧于,谦词。中郎,官名,这里指族弟仲良像谢家的侄子们一样优秀。
- 晤语(wù yǔ):见面交谈。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这里代指兄弟们的家。
- 迟暮:比喻晚年。
- 拟(nǐ)冯唐:汉代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后以“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翻译
在朝廷中的世代恩泽长久以来愈发芳香,邦国宗族在当时称誉族弟的家乡如范阳般美好。韦氏家族凭借一经之学使小儿子得以传承,谢家的侄子们都很优秀,而族弟你也不逊色于中郎。到来相聚交谈时情感格外融洽,回去的时候家乡的路途还很漫长。兄弟们在自己家中应该早早奋发努力,不要在晚年时才像冯唐那样慨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族弟仲良南归并寄怀诸兄弟之作。首联赞美了家族的恩泽和声誉,表达了对族弟家乡的赞誉。颔联运用典故,将族弟比作韦氏的少子和谢家的中郎,肯定了他的才华和能力。颈联描述了相聚时的愉快和分别后路途的遥远。尾联则是对兄弟们的激励,希望他们早日奋发图强,不要等到晚年才后悔。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又蕴含着对家族荣誉的维护和对兄弟们的期望,用典恰当,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