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物诗十首雁字

百蛰当春喜尽苏,融融乐意满江湖。 繁声在处皆成部,急响何人为援桴。 振鹭似缘知警舞,奇花如解应催呼。 门庭亦类都官署,祢史渔阳得并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蛰(zhé):各种冬眠的动物。
  • 援桴(fú):拿着鼓槌击鼓。

翻译

各种冬眠的动物在春天都欣喜地苏醒过来,融融的欢乐之意充满了江湖。到处都是繁杂的声响,好像都形成了声部,那急切的响声不知是谁在为其击鼓呢?飞翔的鹭鸟似乎是因为知道有警戒而起舞,奇异的花朵好像也明白应该被催促开放。门庭也如同都官署一般,祢衡、史鱼阳的事迹在这里是否都有呢?(注:诗中最后一句的理解可能存在多种解释,此处为一种可能的解释。)

赏析

这首诗以雁字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各种声音和景象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中以百蛰复苏、江湖满是乐意开篇,展现出春天的活力。接着通过对声音的描写,“繁声在处皆成部,急响何人为援桴”,增添了动态感。“振鹭似缘知警舞,奇花如解应催呼”则进一步将动物和植物的反应融入其中,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最后一句“门庭亦类都官署,祢史渔阳得并无”,虽然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但或许是在借门庭之景引发对某些历史人物或事迹的联想,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些深意。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生动,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