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益津留别江应雷二首

试笔当春早,江淹梦若何。 风云应有合,岁月岂虚过。 孤愤当年甚,离怀此日多。 不须传别赋,脉脉对沧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益津:地名。
  • 江应雷:人名。
  • 试笔:指动笔、开始写作。
  • 江淹:南朝文学家,以文章称著,这里以江淹自比。(“淹”读音:yān)
  • 风云:指时势、机遇。
  • :遇合,指遇到好的时机或机遇。
  • 孤愤:指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 别赋:江淹所作的一篇著名的赋,多写别离之愁绪,这里说不须传别赋,意为不用像江淹写别赋那样表达离愁,而是默默对着沧波来感受离情。

翻译

在这早春时节动笔写作,我像江淹一样在梦中又想到了什么呢?时势应该会有遇合的机会,岁月怎能白白度过。当年的孤高愤慨之情很是强烈,今日的离别愁怀更是繁多。不需要像江淹写《别赋》那样去表达离别之情,只需要默默地对着苍茫的水波,让情感在心中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益津即将出发离别江应雷时所作。诗的开头以“试笔当春早”点明写作的时间是早春,并用江淹自比,增添了几分文学气息。“风云应有合,岁月岂虚过”表达了作者对时势机遇的期待和不愿虚度光阴的决心。“孤愤当年甚,离怀此日多”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愤情感以及此时离别的忧愁。最后两句“不须传别赋,脉脉对沧波”,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离别之情,不用刻意去写离别之赋,而是通过对着沧波默默感受来传达情感,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身情感和对时势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