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孟阳挽词二首次夕公韵

相逢已恨各衰残,廿载心期共岁寒。 不以采葑遗下体,何曾沧海废观澜。 长言和比琼瑶贵,只字评如衮钺难。 叹息斯人不可作,秋风吹面月移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程孟阳:程嘉燧,字孟阳,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画家。
  • 夕公:作者的朋友,身份未详。
  • 采葑:采来蔓菁。“葑”(fēng),芜菁,一种草本植物。
  • 下体:此处指不好的部分。
  • 沧海:大海。
  • 观澜:观看波澜,比喻观赏景色或对事物进行深入观察。
  •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的言辞。
  • 衮钺(gǔn yuè):古代的礼服和兵器,此处表示权威、严厉。

翻译

我们相逢时已各自为衰老和病残所恼,二十年来彼此的心愿是共同度过艰难岁月。 不会因为采集蔓菁就遗弃其不好的部分,又何曾因为大海广阔就放弃观赏波澜。 长长的话语和谐起来比美玉还珍贵,一个字的评价准确得如同面对权威的裁决那般困难。 叹息这个人已经不在了,秋风吹拂着面庞,月亮渐渐偏移,栏杆的影子也随之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钱谦贞为程孟阳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评价。诗的首联写两人相逢时都已步入衰老和病残之境,但仍有共同度过艰难岁月的心愿,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颔联通过“不以采葑遗下体”和“何曾沧海废观澜”,表达了对友人品质和才华的肯定,不因小缺点而忽视其优点,也不因世界广阔而停止对美好的追求。颈联强调了语言的珍贵和评价的艰难,进一步突出了友人的重要性。尾联则以“叹息斯人不可作,秋风吹面月移阑”的情景,烘托出作者对友人离世的悲痛和无奈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沉,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