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孟庙

柏桧森森荫绿苔,清高庙貌出城隈。 七篇仁义三迁始,百代渊源一贯来。 皓皓尚馀秋日烈,岩岩虚道泰山颓。 可怜此地空祠庙,谁识当年命世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 皓皓:高洁的样子。
  • 岩岩:高耸的样子。

翻译

柏树和桧树森森而立,荫蔽着绿色的苔藓,孟子那清高的庙宇坐落在城边弯曲之处。他的七篇仁义之论从三迁开始,百代的思想渊源始终一贯传承而来。他的品德如秋日的烈日般高洁,他的学说如高耸的泰山般坚实,怎会崩塌。可惜这地方只有空空的祠庙,谁能真正了解当年这位济世之才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谒拜孟庙时所作。诗的首联通过描绘孟庙周围柏桧森森、绿苔荫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肃穆的氛围,同时点明了孟庙的位置。颔联讲述了孟子的仁义思想起源于“三迁”,其思想渊源流传百代,一贯传承。颈联以“皓皓尚馀秋日烈”形容孟子的品德高洁,如秋日烈阳;以“岩岩虚道泰山颓”表示孟子的学说坚实,不会崩塌,表达了对孟子的敬仰。尾联则在感叹此地虽有祠庙,却少有人真正懂得孟子这位当年的济世之才,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孟子的尊崇以及对其思想未被充分理解的遗憾。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