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使君报绩

使车何日莅双旌,忽喜三年报政成。 泽以褰帷深粤徼,恩堪赐盖下承明。 昔闻蜀郡歌来暮,今见河南课治平。 共道寇君能几借,徵书早晚下龙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车:古代天子或王侯所乘的车,这里指使者所乘的车。
  • (lì):到。
  • 双旌: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后泛指高官之仪仗。
  • 报政:陈报政绩。
  • :恩泽。
  • 褰帷(qiān wéi):本意为撩起帷幔,后引申为官吏到职治事。
  • 粤徼(yuè jiào):指边远的两广地区。徼,边界。
  • 恩堪赐盖:表示得到皇帝的恩宠,赐车盖以示荣耀。
  •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这里指代朝堂。
  • 来暮:称颂地方官德政之辞,典出《后汉书·廉范传》。
  • 课治:考核治理的政绩。
  • 寇君:指东汉寇恂,此处借指陈使君,赞扬其有才能。
  • 几借:此处表示希望能多次借重其才能。
  • 徵书:古代朝廷征辟贤才的文书。
  • 龙城:这里指的是京城或朝廷所在地。

翻译

使者的车何时能够带着高官的仪仗到来呢,忽然欣喜地得知三年的政绩已然告成。

以到职治事的方式在边远的两广地区施予深厚的恩泽,其恩情足以承受皇帝赐予的荣耀,可以从地方回到朝堂。

过去听闻蜀郡歌颂官员上任有善政,如今看到河南考核治理得以清平。

众人都称道像寇恂这样的陈使君才能出众,希望能多次借重,征辟贤才的文书早晚就会下达到京城。

赏析

这首诗是对陈使君政绩的赞扬和期待。首联表达了对陈使君政绩完成的喜悦和对其受到朝廷重视的期待。颔联描述了陈使君在边远地区的功绩以及可能获得的荣耀。颈联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陈使君的德政。尾联则表达了对陈使君才能的认可,希望朝廷能重用他。整首诗语言简练,用典恰当,充分展现了对陈使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能臣良吏的期望和对朝政的关注。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