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

尽日经行草满原,萧然云石几家村。 飞岚片片山当户,宿雾濛濛江对门。 稚子凄凉看饮犊,邻人阒寂伴听猿。 追论往事时相慰,兵后诛求幸独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行:经过,行走。
  • 萧然:冷落萧条的样子。
  • 云石:高耸入云的山石。(读作“yún shí”)
  • 飞岚:飘动的山间雾气。(读作“fēi lán”)
  •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读作“méng méng”)
  • 阒寂:寂静。(读作“qù jì”)
  • 诛求:强制征收,索取。(读作“zhū qiú”)

翻译

整天在长满野草的原野上行走,只见几处冷落萧条的村庄坐落在高耸入云的山石之间。飘动的片片雾气环绕着山峦,仿佛山就在门前;夜晚的浓雾弥漫,使得江对岸也变得朦朦胧胧。幼子孤苦凄凉地看着牛犊饮水,邻居们寂静无声,只能相伴听着猿猴的叫声。回忆起往事时互相安慰,战乱之后能侥幸存活,也算是幸事,只是战后的强行征收、索取,让人不堪其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村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村民生活的描写,展现出战后村庄的荒凉和人们生活的困苦。诗中的“尽日经行草满原”和“萧然云石几家村”,描绘出原野的荒芜和村庄的冷清。“飞岚片片山当户,宿雾濛濛江对门”两句,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间雾气的飘动和夜晚浓雾的弥漫,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稚子凄凉看饮犊,邻人阒寂伴听猿”则表现了村民们生活的孤寂和凄凉。最后两句“追论往事时相慰,兵后诛求幸独存”,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在困境中相互慰藉的情景。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战争的反思。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