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练生还峡江并柬黎明府有引

海畔移家号义门,忠魂馀庆及闻孙。 此生自幸天无外,异地长怀江有源。 物色几年劳梦寐,奉尝千里托蘋蘩。 荒凉故宅成羁旅,推食犹凭地主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畔:海边。畔(pàn),边侧。
  • 义门:这里指崇尚仁义的家族。
  • 忠魂:忠诚而有献身精神的人的灵魂。
  • 馀庆:指先代的遗泽。
  • 闻孙:指有声誉的子孙。
  • 天无外:意为天下一家,没有外界的隔阂。
  • 物色:指形貌。
  • 梦寐:睡梦。
  • 奉尝:祭祀。
  • 蘋蘩(pín fán):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 荒凉:荒芜冷落。
  •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 推食:慷慨施予食物,有优待之意。

翻译

在海边迁徙安家号称义门,忠魂的遗泽惠及有声誉的子孙。 这辈子自己庆幸天下一家,在异地长久怀念江水是有源头的。 多年来为了寻找(先人的)形貌劳心于睡梦之中,到千里之外祭祀凭借的是蘋蘩。 荒凉的旧宅成为长久寄居他乡之所,受到优待仍然依靠着当地主人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练生回峡江,并顺便寄信给黎明府时所写。诗中表达了对义门家族的赞誉,以及对先人的怀念和对异地生活的感慨。首联提到义门家族和忠魂的馀庆,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敬重和感恩的基调。颔联表达了天下一家的观念和对江水源头的思念,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颈联描述了多年来对先人的寻找和祭祀,表现出对传统和家族的重视。尾联则描绘了荒凉的故宅和羁旅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地主恩情的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家族、故乡、祭祀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