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观泉图

· 刘崧
野客爱清溪,翛然净心迹。 仰聆松上风,俯见潭底石。 云林兴无远,鱼鸟欢自适。 坐待山月高,鸣琴送遥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 聆(líng):听。

翻译

乡野之人喜爱清澈的溪流,无拘无束,让心灵的痕迹纯净。抬头倾听松树上的风声,低头看见潭底的石头。山林的意趣并不遥远,鱼儿鸟儿欢快自在。静静坐着等待山中月亮升高,弹着琴送走这遥远的傍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观泉图。诗中通过“野客”的视角,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心灵的宁静。“野客爱清溪,翛然净心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内心纯净的愿望。“仰聆松上风,俯见潭底石”,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云林兴无远,鱼鸟欢自适”,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中的生机和愉悦。最后“坐待山月高,鸣琴送遥夕”,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诗人以弹琴的方式送走傍晚,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