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叶时举之任广南

朱光正中天,阳和倏南流。 行迈越万里,山川何阻修。 长风负大翼,六月须云游。 遐以酬宿昔,道义敦所投。 夫君工垂佐,一麾守遐州。 踟蹰临岐路,执手野绸缪。 王风四海同,毋曰蛮荒陬。 君其嗣德音,慰此友生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光:阳光。
  • 阳和:温暖的阳光。
  • (shū):迅速,突然。
  • 行迈:远行。
  • 阻修:艰险遥远。
  • 长风负大翼:比喻有远大的抱负和能力。
  • 六月须云游:指六月是适合远游的季节。
  • :远。
  • 酬宿昔:报答过去的愿望。
  • 道义敦所投:指深厚的道义情感。
  • 夫君:对男子的尊称。
  • 工垂佐:擅长辅佐。
  • 一麾:一面旗帜,指代官职。
  • 守遐州:担任边远地区的官职。
  • 踟蹰(chí chú):犹豫不决。
  • 临岐路:面临分别的路口。
  • 执手:握手。
  • 野绸缪(chóu móu):在野外紧密地缠绕,比喻深厚的情谊。
  • 王风:指国家的风气。
  • 蛮荒陬(zōu):边远的荒凉之地。
  • 嗣德音:继承和传播美德的声音。
  • 友生求:朋友们的期望。

翻译

阳光正照耀着天空,温暖的气息突然向南流动。 远行将穿越万里,山川多么艰险遥远。 像长风承载着巨大的翅膀,六月是适合云游的季节。 远行是为了实现过去的愿望,深厚的道义情感促使我们前行。 尊敬的先生擅长辅佐,被任命为边远地区的官员。 在分别的路口犹豫不决,我们紧紧握手,情谊深厚。 国家的风气四海相同,不要以为那里是边远的荒凉之地。 请您继承并传播美德的声音,满足我们这些朋友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告别和美好祝愿。诗中,“朱光正中天”等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寓意着友人的前程似锦。通过“长风负大翼”等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远大抱负的赞赏。结尾处,诗人强调“王风四海同”,鼓励友人不要轻视边远之地,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能够传播美德、满足朋友们期望的殷切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