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其一宾之约德胜关土城寺候同行予误出安定关土城过道赴约
寝殿门深夜未开,磬声遥自月中来。
千官鹄立供牲币,九地龙光彻斗台。
人语不闻山更静,灵风欲动仗初回。
一宵两度陪禋祀,还忆君王万寿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化癸夘:成化,明朝明宪宗的年号。癸夘,即癸卯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年表确定。
- 谒陵:前往祭拜皇帝的陵墓。
- 李宾之: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学士:古代官职,负责起草诏令等。
- 联句:两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两句,组合成一首诗。
- 德胜关:地名,位于北京。
- 土城:古代的城墙。
- 安定关:地名,位于北京。
- 鹄立:像鹄一样站立,形容站立得笔直。
- 牲币:祭祀用的牲畜和货币。
- 九地:指地下深处,也指全国各地。
- 龙光:指皇帝的光辉。
- 斗台:古代用于观测星象的高台。
- 灵风:神灵的风,这里指祭祀时的风。
- 仗:仪仗,指皇帝或官员出行时的仪仗队。
- 禋祀:古代祭祀的一种,指祭天。
- 万寿杯:指皇帝的寿辰庆典。
翻译
深夜里寝殿的门还未开启,远远的磬声似乎从月光中传来。 众多官员像鹄一样站立着,供奉着牲畜和货币,九地之下的龙光穿透了斗台。 人声不闻,山中更显静谧,神灵的风似乎要动,仪仗队刚刚回转。 一夜之间两次陪同进行祭天仪式,还忆起了君王的万寿庆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夜谒陵时的庄严场景,通过“磬声遥自月中来”等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诗中“千官鹄立”和“九地龙光”等词句,展现了祭祀的盛大和皇权的威严。结尾的“万寿杯”则巧妙地融入了对君王的祝福,体现了作者的忠诚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