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九歌

我所思兮在武夷,线天路上行人稀。 九曲棹歌声韵微,齐语楚语群咻之。 予将欲往亮非远,九十出门行杖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思九歌:湛若水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九首,此为其中之一。
  • 武夷:地名,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以武夷山著称。
  • 线天路:形容山路狭窄,如同一线天。
  • 九曲棹歌:指武夷山九曲溪上的船歌,棹歌即船歌。
  • 齐语楚语:指不同地方的方言,齐、楚为古代国名,此处泛指各地。
  • 咻之:喧哗,吵闹。
  • 亮非远:确实不远。亮,确实。
  • 九十出门行杖藜:形容年纪虽大,但仍拄着拐杖出门行走。九十,泛指高龄。杖藜,拄着拐杖。

翻译

我思念的地方在武夷山,那里的山路狭窄,行人稀少。 九曲溪上的船歌声悠扬,但各地的方言混杂,喧闹不已。 我想要前往,确实并不遥远,即使年迈九十,我仍拄着拐杖出门行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旅途的期待和决心。诗中通过“线天路”、“九曲棹歌”等意象,描绘了武夷山的幽静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各地语言的差异。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不畏年老,依然向往远方的豪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