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代简答庞举人
庞公隐鹿门,有人拜床次。
朱明隐庞子,五方执经至。
朱明于鹿门,境胜无以异。
人心有全经,无言住天地。
隐显语默时,畴或知其义。
世有孔颜徒,可以与于是。
明当脱樊笼,与子坐超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走笔代简:迅速书写以代替书信。
- 庞举人:姓庞的举人,举人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等级。
- 湛若水: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 庞公隐鹿门:庞公指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隐居于鹿门山。
- 朱明:指明朝,也指太阳。
- 五方: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 执经:拿着经书,指学习或传授经书。
- 人心有全经:人的心中有完整的经典,指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包含了所有的道理和智慧。
- 无言住天地:无言即沉默,住天地指存在于天地之间,意指沉默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 隐显语默时:隐和显、语和默,指人的行为和言语的显露与隐藏。
- 畴:谁。
- 孔颜徒:指孔子和颜回的门徒,泛指儒家学者。
-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境地。
- 坐超诣:坐而达到高深的境界。
翻译
庞公隐居在鹿门山,有人来拜访他。 明朝的庞子隐居时,五方的人们带着经书来求教。 朱明的隐居地与鹿门山,环境优美无异。 人的心中蕴含着完整的经典,沉默中存在于天地之间。 无论是显露还是隐藏,言语还是沉默,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世间有孔子和颜回的门徒,他们或许能参与其中。 明天我将摆脱束缚,与你一同达到高深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庞公隐居鹿门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人心有全经,无言住天地”一句,深刻阐述了内心的丰富与沉默的智慧。结尾处“明当脱樊笼,与子坐超诣”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湛若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