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亭溪少宰终养还蜀
吾爱亭溪好,溪亭生孝思。
溪云悬狄望,溪水照莱衣。
衣中密密线,绵绵念母慈。
寸心逾线长,万里牵慈闱。
拜表昨陈情,微言感天经。
明皇务孝理,辍讲归亲庭。
一养重九鼎,三公为之轻。
眉云喜色动,剑水赐衣明。
慈孝曷相感,天机所由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溪:人名,即张亭溪,作者的朋友。
- 孝思:孝顺的思念。
- 狄望:古代对北方民族的称呼,这里可能指北方的景象或思念北方的亲人。
- 莱衣:古代孝子穿的麻衣,象征孝顺。
- 密密线:指衣服上缝制的线,比喻母爱的细腻和深厚。
-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 慈闱:指母亲。
- 拜表:古代臣子向皇帝上表。
- 陈情:陈述自己的情感或请求。
- 微言:微妙的言辞。
- 天经:天道,指自然的法则。
- 明皇:指唐明皇,即唐玄宗。
- 孝理:孝顺的道理。
- 辍讲:停止讲学。
- 归亲庭:回家探望亲人。
-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权力的重器,比喻非常重要。
- 三公:古代官职,指太师、太傅、太保,这里指高官。
- 眉云:形容眉毛上的喜色。
- 剑水:指剑河,这里可能指皇帝赐予的衣物上的图案。
- 赐衣:皇帝赐予的衣服。
- 天机:天意,天命。
翻译
我敬爱亭溪,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孝顺的思念。他望着北方的云,溪水映照着他穿着象征孝顺的麻衣。衣服上密密麻麻的线,如同母爱般细腻和深厚。他的心比线还长,无论多远都牵挂在母亲身上。他昨日向皇帝上表陈述自己的情感,微妙的言辞感动了天道。明皇重视孝顺的道理,停止讲学让他回家探望亲人。一次探望亲人的重要性胜过九鼎,相比之下,高官的地位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他的眉毛上洋溢着喜色,皇帝赐予的衣服上剑河的图案闪耀着光芒。慈孝之情为何能相互感动,这是天意所决定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张亭溪孝顺品质的赞美。通过描绘亭溪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孝顺行为,展现了孝顺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溪云悬狄望”、“溪水照莱衣”等,生动地传达了亭溪的孝心。同时,通过对皇帝重视孝道的描述,强调了孝道在社会中的价值。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对传统孝道美德的颂扬。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题马雪坡卷 》 —— [ 明 ] 湛若水
- 《 张东所与潘黄门用涯翁韵往复予因用韵言别三水 》 —— [ 明 ] 湛若水
- 《 聂侍御文蔚印马至留都倾盖一语相得以诗见寄次韵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边奉常早习仪朝天宫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冥鹏 》 —— [ 明 ] 湛若水
- 《 三水候送郭总戎不至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即席和桂洲公次韵郭杏东翰长观莲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地官大夫受庵周君谦之迁任云南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