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侍御文蔚印马至留都倾盖一语相得以诗见寄次韵
已闻伯乐空燕冀,柱史还誇马是龙。
阅世祇凭天下眼,攒眉空说梵前钟。
了将性分一图里,始信人心万古同。
转语见拈倾盖后,世儒虚枉十年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聂侍御:指聂文蔚,明代官员。
- 印马: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马匹。
- 留都:指南京,明代初期的首都。
- 倾盖:指两人初次见面,交谈甚欢,仿佛旧识。
- 一语相得:一句话就彼此投合。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 柱史: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聂文蔚。
- 阅世:观察世界,了解世事。
- 攒眉:皱眉,表示忧虑或不满。
- 梵前钟:指佛寺的钟声,比喻空洞的言语或教条。
- 性分:本性,天性。
- 转语:指聂文蔚寄来的诗中的话语。
- 世儒:指当时的学者。
- 虚枉:白白浪费。
翻译
已经听说伯乐在燕冀之地无马可相,而柱史却夸赞他的马如同龙一般。 观察世界只需用天下人的眼光,皱眉空谈佛寺前的钟声又有何用。 明白了将本性描绘在图画中,才相信人心自古以来都是相同的。 在倾盖之后的交谈中领悟了你的话语,世间的学者们却白白浪费了十年的功夫。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对聂文蔚的回应,表达了对聂文蔚的赞赏以及对世事的深刻见解。诗中通过伯乐与柱史的对比,强调了真正的识见不在于空谈,而在于实际的洞察和理解。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本质的认同,以及对那些空谈理论、不切实际的学者们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