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季明德左迁辰州

网罟以鱼设,维鸿则罹之。 鱼鸿各有命,乌用尤网为。 季子黑貂弊,贵富会有时。 矧兹性不存,子昔事于斯。 尧舜亦浮云,稷契逢昌期。 丹砂在尘土,一朝发光辉。 何以发光辉,神理可以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网罟(wǎng gǔ):捕鱼的网。
  • 维鸿:指大雁。
  • (lí):遭遇不幸。
  • 乌用:何用,何必。
  • 黑貂弊:指黑貂皮衣破旧,比喻贫穷。
  • 矧兹(shěn zī):何况这。
  • 稷契(jì qì):古代传说中的贤臣。
  • 昌期:盛世。
  • 丹砂:朱砂,这里比喻人的才华或潜力。
  • 神理:天意,天命。

翻译

捕鱼的网是为了捕鱼而设,但大雁却不幸被网住。鱼和大雁各有自己的命运,何必去怨恨那网呢。季子你的黑貂皮衣虽然破旧,但富贵总会有到来的时候。何况你本性不存,你曾经致力于此。尧舜的时代如同浮云,而稷契却在盛世中遇到了好时机。就像朱砂在尘土中,终有一天会发出光辉。如何能发出光辉,这其中的天意可以推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季明德左迁辰州的安慰和鼓励。诗中,“网罟以鱼设,维鸿则罹之”寓意人生中的意外和不幸,而“鱼鸿各有命”则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后文通过对季子贫穷现状的描述,以及对未来可能的富贵和成功的暗示,传达了一种乐观和希望的态度。最后,以“丹砂在尘土,一朝发光辉”比喻人的潜力终将得到认可和发光,强调了坚持和信念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