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寿诗赠赵廷评崇信归庆严亲梅月翁

人皆爱世荣,我独爱良贵。 人皆爱年寿,我独不如是。 良贵在我身,世荣从外致。 年寿会有涯,显扬于世世。 我昧梅月翁,知之有贤嗣。 行道与立身,以亲受多祉。 归荐荣寿篇,廷评子赵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荣寿:荣耀和长寿。
  • 廷评:朝廷的评议。
  • 赵廷评:指赵崇信,廷评为其官职。
  • 梅月翁:指赵崇信的父亲,梅月可能是其字或号。
  • 良贵:内在的品德和价值。
  • 显扬:使名声显赫。
  • :不了解。
  • 行道:行为和道德。
  • 立身:树立自己的品德和地位。
  • 多祉:多福。

翻译

人们都追求世间的荣耀,我却独爱内在的品德和价值。 人们都追求长寿,我却不这样认为。 内在的品德和价值是我自身的,世间的荣耀是外在的。 年寿终有尽头,但名声可以世代显赫。 我对梅月翁不太了解,但我知道他有贤良的后代。 通过行为和道德,以及树立自己的品德和地位,可以为亲人带来更多的福祉。 归来时献上荣耀和长寿的诗篇,这是廷评赵崇信的儿子所做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品德和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于名声和荣耀的看法。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而不是外在的荣耀和长寿。通过赞美赵崇信的贤良和其为父亲带来的福祉,诗人强调了道德和行为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