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汪节夫尚和题德馨堂诗

德馨夫何如?明德以为馨。君子贵自昭,虚室生天灵。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先君有贻孝,地义与天经。 尔德尔自馨,神明游其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德馨:德行芬芳,指人的品德高尚。
  • 明德:光明正大的品德。
  • 自昭:自我彰显。
  • 虚室:空旷的房间,比喻心境空明。
  • 天灵:天上的神灵,指灵感或启示。
  • 天地合其德:天地间的美德相融合。
  • 日月合其明:日月的光明相辉映。
  • 贻孝:遗留下来的孝道。
  • 地义与天经:地上的道义和天上的法则。
  • 神明:神灵,指超自然的力量或智慧。

翻译

德行芬芳是怎样的呢?以光明正大的品德来使其芬芳。君子贵在自我彰显,心境空明时能生出天上的灵感。 天地间的美德相融合,日月的光明相辉映。先辈遗留下来的孝道,是地上的道义和天上的法则。 你的德行你自己感到芬芳,神灵在其中游走。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德行的高尚和芬芳,强调了君子应当自我彰显其光明正大的品德。诗中通过天地、日月等自然元素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德行的崇高和普遍性。同时,诗也提到了孝道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地上的道义和天上的法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观念。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德行之美的崇敬和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