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凰阁:指凤凰山上的楼阁。
-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九重:形容楼阁高耸,层层叠叠。
- 增城:地名,位于今广东省。
- 庐:简陋的小屋。
- 洞府: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山洞。
- 悬壶:指医者,源自古代医者常悬挂葫芦作为标志。
- 云卧:形容居住在高山之上,如同卧于云端。
- 毛骨:指身体。
- 冥栖:隐居。
- 心境:内心的感受。
- 娱:快乐。
- 楼堞:城墙上的矮墙。
- 几席:指家具,如桌椅。
- 窗虚:窗户空旷,可远眺。
- 睇:看。
- 遐墟:遥远的地方。
- 俯仰:上下观看。
- 宇宙:天地之间。
翻译
凤凰山上的楼阁高耸入云,层层叠叠如同九重天上的城庐。城内隐藏着神仙的洞府,市集上隐匿着医者的悬壶。居住在高山之上,身体感受到寒意,但隐居于此,内心却感到无比快乐。城墙和家具之下,群山映入空旷的窗户。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山色,悠然地望着远方。上下观看天地之间,这样的乐趣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凤凰山栖凤窝的隐居生活,通过高耸的楼阁、隐藏的洞府和悬壶,展现了神秘而超脱的氛围。诗中“云卧毛骨寒,冥栖心境娱”一句,既表达了高山之上的寒冷,又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内心愉悦。结尾的“俯仰宇宙内,此乐复何如”更是将这种超然物外的乐趣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题画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十三日午游登清远峡飞来寺 》 —— [ 明 ] 湛若水
- 《 冼贤母行 》 —— [ 明 ] 湛若水
- 《 夜半至连州有诗与况知州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杨迁乔银台奉诏归淮侍养 》 —— [ 明 ] 湛若水
- 《 明月吟三章 》 —— [ 明 ] 湛若水
- 《 己亥六月七日与九山诸同志游夹冈义庄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秋官卢君星野之京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