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六月七日与九山诸同志游夹冈义庄
盛夏万物长,阳德极光辉。
天道代消长,秋阴变萎甤。
携我众友生,及时出游嬉。
天地尚往复,谁能超范围。
形骸非我有,爵禄岂我私。
逍遥大化内,何喜亦何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己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到现代的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来确定。
- 九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山脉的名称。
- 夹冈义庄: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阳德:指阳光的恩惠或阳光带来的生机。
- 萎甤(wěi ruí):形容植物枯萎的样子。
- 友生:朋友。
- 爵禄:官职和俸禄。
- 大化:宇宙间的一切变化。
翻译
在己亥年六月七日,我与九山的诸位朋友一同游览夹冈义庄。
盛夏时节,万物生长茂盛,阳光的恩惠极为灿烂。 天道代表着事物的消长,秋天的阴冷将使万物变得枯萎。 我带着我的朋友们,趁着及时出游嬉戏。 天地之间尚且有往复循环,谁能超越这个范围呢? 身体并非我所拥有,官职和俸禄又岂能属于我个人。 在宇宙间的一切变化中逍遥自在,有什么值得欢喜,又有什么值得悲伤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中,“盛夏万物长,阳德极光辉”描绘了盛夏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天道代消长,秋阴变萎甤”则预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诗人通过对比盛夏与秋阴,强调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后文“形骸非我有,爵禄岂我私”进一步抒发了诗人超脱世俗、不拘泥于物质享受的豁达情怀。最后,“逍遥大化内,何喜亦何悲”更是将这种超然态度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哲学思想。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新岁六日淩江驿新晴即事四绝句 》 —— [ 明 ] 湛若水
- 《 吊崖辞 》 —— [ 明 ] 湛若水
- 《 十三日午游登清远峡飞来寺 》 —— [ 明 ] 湛若水
- 《 奉和琴冈黄大巡次韵石翁钓台之作因送还朝 》 —— [ 明 ] 湛若水
- 《 次潘黄门人日韵三首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周生对阳归安福 》 —— [ 明 ] 湛若水
- 《 新创天阶精舍作 》 —— [ 明 ] 湛若水
- 《 晓发仆山驿至丕礼驿四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