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笔端:指书写时笔尖所到之处,比喻文笔或书法。
- 有眼:有见识,有眼光。
- 贤妇:贤良的妇女。
- 义夫:有义气、有德行的男子。
- 造端:开始,起始。
- 大道:指普遍的道理或原则。
- 鸢鱼:鸢指老鹰,鱼指鱼类,这里比喻天地间的万物。
- 贯通:贯穿,连接。
翻译
书写时笔尖所到之处显露出见识,观察到贤良的妇女,葛子因此知道他是一个有义气的男子。 这应该是从普遍的道理或原则开始,将天地间的万物连接起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笔端有眼”的比喻,赞美了葛子东上舍的见识和品德。诗中提到“贤妇”和“义夫”,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后两句“合是造端由大道,鸢鱼天地贯通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遍道理和天地万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和哲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和哲理的崇高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答李鳌峰别驾二首答白云 》 —— [ 明 ] 湛若水
- 《 金陵八咏 》 —— [ 明 ] 湛若水
- 《 晓枕偶拈二首送陈生舜夫鸣球归诏安 》 —— [ 明 ] 湛若水
- 《 将之南岳登岸渡武溪过芙蓉寄觉山 》 —— [ 明 ] 湛若水
- 《 题第一峰泉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四月二十三日省农上方门,遵河而南,止于夹冈门同人馆,示诸生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空何燕泉谢病归衡山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善养堂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