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迁乔银台奉诏归淮侍养

淮南靡丽地,门市多纷华。 闭户事太玄,将非杨子家。 寂寞葆清静,上堂致温情。 十年一斑衣,恭命银台省。 陈情如令伯,忠孝帝俞怿。 入门昼锦裳,爱日照颜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靡丽:mǐ lì,形容事物华丽而奢侈。
  • 太玄:指深奥的学问或哲学。
  • :bǎo,保持。
  • 斑衣:指孝服,这里指穿着孝服。
  • 恭命:恭敬地接受命令。
  • 银台省: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杨迁乔任职的地方。
  • 令伯:指杨迁乔的父亲,古代称父亲的兄弟为伯。
  • 俞怿:yú yì,满意,高兴。
  • 昼锦裳:白天穿着锦绣衣裳,形容荣归故里的样子。

翻译

淮南是一个华丽奢侈的地方,门市之间充满了繁华。闭门研究深奥的学问,这不是杨子家的风格。保持清静,上堂表达温情。十年间一直穿着孝服,恭敬地接受银台省的命令。像令伯那样陈述情由,皇帝感到满意和高兴。穿着锦绣衣裳回到家中,爱日(指皇帝的恩泽)照耀着他的面容。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杨迁乔从繁华的淮南回到家乡侍养父亲的情景。诗中,“淮南靡丽地”与“闭户事太玄”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杨迁乔不慕荣华、专心学问的品质。后文通过“斑衣”、“恭命”等词语,展现了他的孝道和忠诚。最后,“昼锦裳”与“爱日照颜色”则描绘了他荣归故里、受到皇帝恩宠的荣耀场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孝精神的赞美。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